2月17日晚間,因為大額應收款難以回收而備受關注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容百科技(688005)發布公告,披露了其應收賬款的回款進度。
容百科技表示,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容百鋰電貿易有限公司(下稱容百貿易)于2019年12月向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下稱比克動力)采購取得了5600萬元圓柱形鋰電池產品。因為公司主要客戶之一比克動力未能如約履行還款計劃,容百科技決定將容百貿易對比克動力的應付采購款5600萬元,與湖北容百對比克動力的等額應收賬款進行三方抵銷。
這意味著,容百科技雖然抵銷了部分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但并未產生任何現金流入。
針對容百科技抵銷應收款項的操作,上交所也火速下發了問詢函,針對剩余應收款項以及壞賬計提比例的合理性等問題提出了質疑。
踩雷2億元應收賬款 業績面臨大幅下滑
容百科技是2019年7月22日首批登陸科創板的25家公司之一,主營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及銷售。
容百科技與比克動力(包括鄭州比克和深圳比克)的“恩怨”由2019年11月6日容百科技的一份公告而被暴露在投資者面前。容百科技在彼時的公告中稱,公司及全資子公司湖北容百收到比克動力7002.84萬元商業承兌匯票已到期但未能實現兌付。彼時,容百科技登陸科創板不足3個月。
根據1月16日容百科技披露的最近數據顯示,公司對比克動力的應收賬款為 20063.61萬元,以及銀行承兌匯票610萬元、融信憑證350萬元,應收款項合計2.1億元。在此次5600萬元“以物抵債”完成后,公司對比克動力的應收款項抵減至1.48億元,包括應收賬款1.45億元、應收票據融信憑證350萬元。
2018年,容百科技實現凈利潤2.13億元,也就是說,對比克動力的應收款項相當于2018年公司一年多的利潤,如果無法收回這部分賬款,容百科技2019年的凈利潤將會大幅下滑。
根據容百科技的業績預告來看,公司預計2019年扣非凈利潤為5438.67萬元到 9438.67萬元,同比大幅下降53.44%到73.17%。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就是對比克動力的應收款項進行了較大金額的壞賬準備,計提比例提高至70%。
含蓄保守的壞賬計提
比克動力是容百科技的重要客戶,雙方的合作早在2016年便已經開始。數據顯示,2016-2018年公司對比克動力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032.78萬元、20615.31萬元和36715.46萬元。
但在對比克動力的壞賬計提方面,容百科技顯得太過于含蓄和保守。
容百科技在登陸科創板之前曾收到過交易所的問詢函,彼時容百科技還對比克動力的業績保持樂觀的態度,并稱經單獨測試后未對其期末應收賬款單項計提壞賬準備。
在表示不對壞賬計提后的2019年11月6日,容百科技卻表示,因比克動力應收賬余額較大,為降低內控風險,于2019年開始控制對比克動力的供貨量。數據顯示,涉及比克動力的銷售金額僅剩3093.65萬元。
因為壞賬計提不充分,容百科技在2019年11月20日收到了寧波證監局的監管函。寧波證監局指出,截至2019年6月末、9月末,容百科技對比克動力應收賬款中分別有84.19%、96.05%處于逾期狀態,且在7月1日至10月29日三季報披露前,比克動力還款額均僅占6月末、9月末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的0.90%,但容百科技在2019年半年報中仍按照賬齡計提壞賬準備,未單獨計提壞賬準備,存在壞賬準備計提不充分的情況。
2019年12月16日,容百科技開始對比克動力應收款項進行單項計提壞賬準備,比例從35%提高至40%,增加計提1014.85萬元壞賬準備,累計單項計提壞賬準備8165.44萬元,減少公司當年凈利潤 5,44.06 萬元。
2019年12月24日,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容百科技還堅持對比克動力的壞賬計提40%的比例。
1月31日,在披露業績預告中,容百科技將對比克動力的應收款項壞賬計提比例提高至70%。
在公司決定將容百貿易對比克動力5600萬元采購款進行三方抵消時,再次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其中要求公司說明按照70%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是否存在計提不充分的情況。
此外,在交所在問詢函中,還要求容百科技說明向比克動力采購上述5600萬元產品采購協議的具體內容,包括但不限于協議訂立背景、時間,圓柱型鋰電池產品的屬性、型號、數量、用途、本次采購價格的作價依據及公允性等;說明該批圓柱形鋰電池產品的交割時間、存放地點等交割情況,公司與比克動力間是否存在對該批圓柱形鋰電池產品的權屬爭議等問題。
據相關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容百科技或曾在對比克動力事件的進展過程中故意掩蓋了風險。
動力電池行業競爭加劇 洗牌加速
容百科技的應收賬款問題源自于陷入困境的比克動力,而據媒體此前援引比克動力表示:“未能如約向容百付款主要是因為公司目前面臨著一定的現金流壓力,其中與眾泰有約6億元的未付貨款事宜。”
據了解,眾泰汽車是比克動力的重要客戶。眾泰汽車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回款不利,2019年以來,比克動力和眾泰汽車多次溝通拖欠貨款的問題,但均無實質進展。
有分析指出,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及行業不景氣的影響,賬期長、回款難的情況會蔓延到整個產業上下游,這對于資金實力不強的中小企業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挑戰。
新能源產業鏈環環相扣,牽一發動全身。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導致動力電池領域的盈利能力大不如前。從業績角度而言,無論是行業龍頭寧德時代還是業內中小企業,利潤同比都出現了下滑。以寧德時代為例,2019年第三季度公司總營收約為126億元,同比上漲約29%,但凈利潤約為13.6億元,同比下滑約7.2%。
除此之外,動力電池白名單取消之后,日韓電池企業的進入也將加速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洗牌,競爭將更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