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企業規模小、業績變化大,投資需要更加謹慎。未來,在科創板投資個股機會上會越來越看重業績,因為隨著標的擴容,市場回歸理性,存量資金在科創板內部重新配置,科創板公司的業績會重新定出估值錨。
年報季來襲,承載著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重任的科創板,正式接受市場業績驗色。
近日,91家已上市科創板企業中有89家發布了業績快報,對這場“年報大考”的成績進行了率先“劇透”。
總體而言,89家科創板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414.6億元,同比增長13.1%;實現歸母凈利潤168.4億元,同比增長24.6%。業績有所分化:有68家2019年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其中4家公司增速超100%;同時,有68家2019年凈利潤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緩。
分行業來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整體利潤增速最快,醫藥制造業因個別未盈利企業而呈現整體虧損。
“總體看,科創板公司保持較好的成長性,68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實現增長,其中49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超過20%;與此同時,業績分化明顯,業績負增長的企業占比也超過了20%。”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在受訪時指出,“科創板企業規模小、業績變化大,投資需要更加謹慎。未來,在科創板投資個股機會上會越來越看重業績,因為隨著標的擴容,市場回歸理性,存量資金在科創板內部重新配置,科創板公司的業績會重新定出估值錨。”
業績整體放緩+分化
從營收規模來看,2019年,89家科創板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1414.6億元,同比增長13.1%,比上年放緩9.5個百分點。有兩家企業營收超過百億:中國通號和傳音控股,分別實現營收416.5億元和253.1億元;還有兩家醫藥公司百奧泰和澤璟生物未實現主營業務收入。
從盈利狀況來看,89家科創板企業共實現歸母凈利潤168.4億元,同比增長24.6%,比上年放緩15.1個百分點。中國通號和傳音控股的盈利規模同樣排在前兩位,分別是38.2億元、17.3億元。
不難看出,科創板2019年業績增速整體有所放緩。同時呈現出結構分化趨勢:16家公司營收與利潤增速均超過30%,8家公司營收與利潤增速均出現下滑。
具體而言,68家企業2019年凈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占已發布業績企業的比例為76.4%。其中,共有22家企業凈利潤增幅高于50%,占已發布業績總數的24.72%,另有21家科創板企業利潤出現負增長。
其中,特寶生物、傳音控股、石頭科技、中微公司、交控科技五家公司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排名前五,增長率分別為301.76%、162.45%、154.52%、107.51%、91.8%。
主業穩定增長是上述企業實現增長的共同因素。而且,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其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對企業成長至關重要。
創新藥企特寶生物表示,業績持續增長主要得益于生物醫藥行業銷售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同時,上年因處于新藥推廣期而銷售尚未達預期的派格賓,報告期內主要產品在相關治療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派格賓銷售大幅增長。
傳音控股素有非洲手機之王的稱號,報告期內公司在非洲市場繼續保持較強盈利能力;同時,印度市場通過降低關稅影響、優化產品結構,經營狀況呈良好態勢。中微公司表示,2019年業績增長受益于半導體行業發展及公司產品的競爭優勢。
實際上,科創板的業績分化自三季報就有所顯現,2019年全年分化趨勢進一步顯現,有21家科創板企業利潤出現負增長。究其原因,行業和企業突發因素兼備。
其中,優刻得的凈利潤增速降幅最大,實現歸母凈利潤2106.76萬元,同比下降72.71%。
針對優刻得的業績降速,市場曾出現不少質疑聲,優刻得還特地發了一個澄清公告,稱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包括產品降價、加大投入導致服務器折舊等成本上升、公司主要客戶所處的互聯網行業整體增速有所放緩以及云計算市場競爭激烈等。優刻得為了擴大市場規模,在價格上做出了適當的讓渡,其結果是收入增長,但利潤會下降。
容百科技的凈利潤降幅排在第二位,實現歸母凈利潤9482.48萬元,同比減少55.46%。容百科技凈利潤腰斬在市場預料之內,因下游客戶比克動力2億元應收賬款逾期,雖然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有所提高,但對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損失吞噬了利潤。
電子行業成長性突出
堅守定位,是科創板設立以來一以貫之的原則。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按照證監會行業劃分,目前,89家科創板企業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19家)、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6家)、專用設備制造業(20家)、醫藥制造業(11家)。
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共實現凈利潤52.1億元,同比增長38.6%;專用設備制造業共實現凈利潤24.8億元,同比增長20.3%;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實現凈利潤19.9億元,同比增長19.8%。
更細分來看,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電子行業實現凈利潤47.2億元,以39.6%的增速排在首位,成為科創板成長性最高的行業。
記者統計的科創板電子相關企業共17家,覆蓋芯片設計到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設備再到IDM全產業鏈一體化公司,科創板儼然成為半導體產業鏈公司的聚集地。
其中,華潤微以營收57.45億元居榜首,瀾起科技以9.33億元的歸母凈利潤遠超其他公司。
瀾起科技從事芯片設計業務,其凈利增長的首要原因是:隨著DDR4內存接口芯片新子代產品銷售占比的提升,公司內存接口芯片產品的平均銷售單價有所提升,推動了毛利率及凈利潤的增長。其行業景氣度和自身議價能力可見一斑。
“國家政策長期支持半導體設備產業發展,科創板更是將半導體設備產業作為重要的關注領域??苿摪迤髽I的估值主要源于成長性,尤其在國產替代的機遇下,半導體龍頭公司的業績還會加速釋放。”一位電子行業的券商人士指出。
而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科創板半導體公司也受到市場青睞??苿摪逑鄬q跌幅排在前10位的企業中,有4家屬于半導體相關產業鏈。截至3月11日,中微公司相對發行價漲幅達到415.2%,緊隨潔特生物之后,排在第二位。
中微公司的市場表現亦反映出科創板“業績為王”的趨勢。上文提到,該公司2019年凈利潤增速在科創板中排名第4位。中微公司表示,去年公司整體發展態勢良好,依托公司技術優勢以及良好的客戶基礎,業務規模不斷擴大,銷售收入穩定增長。
機械設備行業的業績增幅同樣值得關注,2019年行業整體實現凈利潤67億元,同比增長19.2%。中國通號以38.16億元的凈利潤排在首位;其次是石頭科技,實現凈利7.8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石頭科技是科創板明星公司,頭頂“科創板第一高價股”的稱號,其在保持凈利潤規模靠前的同時,還表現出較高的成長性,去年凈利潤增速達到154.52%。
但相比于半導體行業的快速崛起,以石頭科技為代表的機械設備行業進入估值體系中“成長期”與“成熟期”。對石頭科技來說,隨著市場參與者的增多,將面臨科沃斯和家電巨頭如美的、海爾的競爭。
疫情帶來新考驗
由于當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年終大考之后,科創板企業還將面臨新考驗。
前述券商人士說,“我們認為在3-4月的業績披露高峰期,需重視科創板業績兌現情況并關注疫情對于企業經營影響。”
3月10日,就有新受理的兩家科創板申報企業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并就相關風險進行了風險提示。
南亞新材的招股書中稱,因隔離措施、交通管制等防疫管控措施的影響,發行人的采購、生產和銷售等環節在短期內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新冠疫情”對于覆銅板行業的整體影響尚難以準確估計,如果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且持續較長時間,則將對全球電子行業產業鏈造成全面沖擊,從而對發行人的經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瑞聯新材則將新冠病毒傳播列入不可抗力因素并提示了相應風險。公司表示,如果因各類突發性事件如地震、SARS爆發、新冠病毒傳播等,境內或境外采取必要的暫時性監管措施,導致公司、公司供應商或公司客戶在一定時期內出現生產或經營上的困難,則將會對公司帶來不利影響。
疫情的影響還體現在他處。由于前期IPO節奏的放緩,也給科創板市場帶來了一些微妙變化。
由于疫情導致的科創板供給變少,2020年以來科創板的新股在開盤后屢屢上演暴漲的戲碼,如2月上市的石頭科技、百奧泰、紫晶存儲、華潤微在開盤時都出現過暴漲的情形。
“供給變少加上疫情下的科技股整體反彈行情,目前來看科創板整體估值偏高,盡管從目前業績預告來看,科創板整體成長性較好,但難抵高估值風險。”前述市場分析人士指出。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科創板公司相對發行價平均漲幅仍有127%,平均市盈率116倍。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疫情影響到了科創板整個市場的擴容。由于目前科創板市場規模太小,容量太小,如果不能夠有效擴容的話,那么沒有辦法承載大機構和大資金的長期入駐。之后新三板精選層轉板到科創板實施后,可能會對科創板的擴容有很大幫助,但在此之前確實要加大擴容速度。”
直到3月11日,科創板上市委審議天合光能和金博碳素兩家公司的發行上市申請,上交所科創板IPO節奏才全面恢復。在此之前的上市委會議停留在了1月17日。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以當下市場行情,有了科創板的資本助力,有望優化企業在新冠疫情下的融資支持。近期,上海就提出將支持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優質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