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市場上,科創50指數自5月10日以來已累計漲約12%。數據顯示,近5個交易日內有37只科創板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
科創50指數不僅短期表現優異,回測數據顯示,其在較長周期亦表現出一定優勢。據Wind數據,截至今年5月28日,自基日(2019年12月31日)以來,科創50指數以38.60%的回報率表現,大幅戰勝同期上證指數和中證500指數18.45%、27.21%的增長率,同時也顯著超越滬深300指數30.37%的增長率。
國海證券認為,當前科創50PE為73.48倍,僅處于35.9%的歷史分位,且一季度業績高增長,整體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8.5%,基本面改善明顯,未來向上空間較大。
多家企業提出減持計劃
值得關注的是,有多家科創板公司股東近期提出減持計劃。
樂鑫科技公告稱,股東ShinvestHoldingLtd.將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320.45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股東亞東北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擬減持不超過480.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二者頂格減持將合計減持公司10%的股份。
金山辦公公告,合計持有公司13.52%的股東奇文N維(包括奇文一維、奇文二維、奇文三維等九家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3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約為0.0738%。
芯源微公告稱,公司股東國科瑞祺物聯網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于1月18日至6月3日累計減持公司225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68%。
特寶生物公告稱,公司董事王君業于5月18日至6月2日減持公司47.6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2%。
除此之外,江蘇北人、優刻得、天奈科技、映翰通等科創板公司亦公布了股東減持進展。
可以看到的是,雖然近一周以來部分科創板企業股價獲得上漲,但今年科創板企業股價總體波動較大。
今年5月31日,科創50指數大漲近5%,錄得滬深兩市指數表現之最。當日板塊內有24只個股漲逾10%。其中,航亞科技(688510.SH)、諾禾致源(688315.SH)、熱景生物(688068.SH)、青云科技-U(688316.SH)4只股漲停。
科創50指數在2020年7月漲至歷史高點1726.19點,此后該指數步入8個月的調整期。今年3月,該指數一度跌至1212.34點,較最高點累計回撤約30%。
除股價波動大外,科創板股票整體流動性不佳。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收盤,在所有283只科創板股票當中,只有容百科技、和輝光電—U、滬硅產業-U、中芯國際這四只科創板股票當日成交額超過10億元,而60%的科創板股票當日成交額未過一億元。
或將迎來又一波減持潮
2020年10月27日,隨著首批公司限售股解禁,科創板減持“第一浪”掀起。截至2020年10月26日收盤,共有25家科創板公司發布減持公告。
西部超導2020年7月23日晚發布公告,股東中信金屬、深創投、陜西成長新興及陜西成長新材料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4%的公司股份,其中陜西成長新材料為清倉式減持。
新光光電2020年7月24日發布公告,股東朗江創新、朗江匯鑫壹號擬合計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所持全部149.15萬股股份。瀚川智能持股4.99%的股東江蘇高投,也于同日拋出減持計劃,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比起公司股價一度攀上的高點100.34元,公告日當天41.05元的收盤價較高點有所回落。
此外,2020年7月23日晚間,光峰科技、瀚川智能、沃爾德、樂鑫科技、嘉元科技、容百科技、中微公司等7家科創板公司即發布股東減持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科創板企業又將迎來一波限售股解禁潮。
目前至7月末,科創板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的公司分別有天合光能、中芯國際、孚能科技、君實生物-U、奇安信-U、天智航-U、山大地緯、寒武紀-U、埃夫特-U、聯贏激光、復旦張江、艾迪藥業、金宏氣體。
從解禁市值來看,中芯國際、君實生物-U、奇安信-U、寒武紀-U、孚能科技、天合光能、愛博醫療、天智航-U的解禁市值均超百億元。
上述企業股東是否會選擇“落袋為安”,從而引領又一波減持潮,投資者可靜觀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