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午后,中國平安跌幅進一步擴大。截至發稿報62.58元,跌3.37%,再度刷新本輪調整新低,距離打破去年3月份的新低也僅一步之遙。
至此,中國平安自去年12月份創出93.22元歷史新高以來,已累計下跌近33%,同期大幅跑輸大市。
消息面,6月28日平安人壽披露關于大額不動產投資的信息,擬投資不超過330億元人民幣從新加坡凱德置地集團及私募基金獲取上海來福士廣場等六個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60%-70%的股份,同時平安人壽擬向其中5家項目公司提供41億人民幣的股東借款,本次投資預計在2021年3季度正式完成。
中泰證券認為,平安此次出資購買中國來福士廣場資產的價格合理,從久期和收益率角度匹配險資的投資目標;當前平安股價的核心因素依然取決于壽險改革的進程,新增代理人數量的企穩和質量的上升,以及華夏幸福債務方案的落地;預測集團全年ev增長10.7%,股價對應21年PEV為0.80倍,維持買入評級。
另外,私募大佬李馳近日發微博自曝,清倉中國平安。和但斌喜歡貴州茅臺一樣,李馳是持有中國平安十年的鐵桿粉絲。在江湖上,有“但茅臺、李平安”的說法。
一季報顯示,2021年一季度,中國平安經營業績表現穩健,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272.23 億元,同比增長4.5%,主要受資本市場波動及投資資產減值計提影響。公司實現歸母營運利潤391.20 億元,同比增長8.9%,主要得益于產險、銀行利潤的穩健增長和科技業務的高增。
長城證券認為,公司壽險改革工程已進入全面推廣實施階段,通過“渠道1+4”與“產品1+4”持續打造“有溫度的產品”,有望助力代理人專業化能力提升及壽險業務的高質量發展。隨著開門紅結束,行業負債端增長有所承壓,要持續關注公司Q2增員及產品渠道策略調整情況。華夏幸福相關投資減值計提與估值調整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可控,資產端信用風險擔憂將逐步出清緩解。長期來看,公司綜合金融和科技實力突出,看好長期價值和潛力。且公司實施2021 年度長期服務計劃,參與計劃的核心人才超9萬人,計劃資金達41.84億元,有望進一步激勵公司員工拉動整體經營業績實現快速增長。看好公司發展前景,預計2021-2023年的攤薄EPS分別為8.66/10.06/11.82 元,對應PE 分別為8.58/7.40/6.29 倍,維持“增持”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