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間,有海外媒體報道稱,蘋果公司(NASDAQ:AAPL)正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并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其中可能包括其自身的突破性電池技術。11月18日美股交易時段,蘋果股價收盤漲2.85%,創歷史收盤新高(157.87美元)。
蘋果公司市值達到2.59萬億美元,超越微軟(NASDAQ:MSFT),重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股票。2021財年的毛利率提升至40%上方,多年來強勁的現金流,不斷回購自身股票,從2020年3月的底部51.67美元至今,蘋果公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上漲超過兩倍,而“股神”巴菲特對蘋果的執著依然沒有改變。
在過去幾年里面,蘋果從來沒有停止過回購。連續三個財年的回購金額,都是微軟的三倍以上,而從2021財年的凈利潤來看,也比微軟高出逾50%。此前微軟的市值一度超過蘋果,主要因為有更高的市盈率估值。在部分賣方分析師看來,蘋果未來成長空間在于更多新產品,而微軟則在“元宇宙”方面有所發力。
10月28日蘋果公布的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財政年度(2021財年),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為946.80億美元,同比增長64.92%;營業收入為3658.17億美元,同比上漲33.26%。
從2021財年相關財務指標來看,雖然各種成本都出現上升,但蘋果依然實現整體毛利率41.8%,同比上升3.4個百分點,其中硬件產品毛利率35.3%,同比上升3.8個百分點;軟件服務產品毛利率69.7%,同比上升3.7個百分點。
2021年6月27日~2021年9月25日,蘋果回購了1.42億股,平均價格在143美元到150美元之間。而截至九月底的現金流量表顯示,在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方面,2021年、2020年、2019年的財政年度,蘋果在回購上的花費金額分別為860億美元、724億美元、669億美元。
中信證券表示,短期來看隨著芯片供應緊張和制造瓶頸問題得到緩解,蘋果iPhone業務和可穿戴設備業務有望進一步增長。中長期來看,憑借龐大的存量用戶基礎,以及全面平臺技術和創新能力,智能手機、可穿戴業務、軟件服務、筆記本電腦和iPad等,仍將持續構成業績支撐。而正在布局中的AR/VR、智能汽車等新業務亦將大概率成為蘋果公司長期成長性的主要來源。
第一上海證券分析師韓嘯宇表示,iPhone13的升級對iPhone 11及之前的用戶均具有吸引力,將持續推動用戶的換機需求。筆記本電腦來看,M系列芯片的專用設計,在視頻渲染及圖像處理領域的表現極其出色,同時其低功耗的特性也大幅提升了筆記本的噪音、發熱及續航表現,M系列芯片將在為蘋果產品帶來強大的處理能力的同時,也能同時搭載到多款產品以攤薄設計成本。
11月16日,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持倉報告,穩坐第一大重倉股席位的仍然是蘋果公司,持倉數量維持在8.87億股,市值1255.30億美元,占披露持倉總規模的42.73%。
10月26日,微軟公布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微軟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453.17億美元,同比增長22%,凈利潤為202.38億美元,同比增長27%。7月底公布的截至6月30日的2021財年凈利潤達到612.71億美元,同比增長38.3%,但相比蘋果近千億美元的凈利潤有一定差距,營業收入1680.88億美元,同比增長17.5%。
現金流量表顯示,2021年、2020年和2019年,在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方面,微軟回購股票花費金額是274億美元、230億美元、195億美元,微軟歷年回購金額不到蘋果三分之一的水平。
11月2日,微軟在Ignite大會上宣布,計劃將旗下聊天和會議應用Microsoft Teams打造成元宇宙,把混合現實會議平臺MicrosoftMesh融入Microsoft Teams中。對此,安信證券分析師焦娟表示,微軟的“元宇宙”從企業級做起——借助于一系列整合虛擬環境的新應用,讓用戶在互通的虛擬世界中生活、工作、娛樂,將數字世界與現實物理世界結合在一起。微軟實現元宇宙的開端將從用戶體驗開始,存在感、與人交談、眼神交流、反饋都將是至關重要的。微軟發力企業元宇宙的同時,也會將Xbox游戲平臺納入元宇宙中,即企業元宇宙與娛樂平臺同步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