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阿里健康發布中期業績,上半年營收93.6億元,同比增長31%;上半年凈虧損2.318億元,上年同期利潤2.834億元;上半年毛利率20%,上年同期26%。
阿里健康表示,收入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得益于公司以醫藥自營業務專注于藥品銷售及服務并以電商平臺商家豐富醫藥健康品供給的策略,其中以“阿里健康”品牌運營的自營藥房之藥品收入占比達到64%,處方藥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7.3%。
對于報告期內業績虧損,阿里健康稱,主要是由于集團于一系列創新業務(如醫鹿APP、本地醫療、健康險等)增加資源分配;報告期內在藥品倉儲物流等藥品供應鏈能力以及醫藥自營業務精細化運營、用戶覆診開方體驗、處方藥物合規安全等方面的技術研發持續投入;集團在天貓醫藥平臺和阿里健康大藥房品牌心智建設加大投入;及集團因提升在線B2C藥品銷售市占率、加速處方藥業務布局并增加相應市場投放帶來的自營業務利潤率降低。
分業務來看,報告期內,得益于集團的運營及品牌優勢,以及團隊高效的執行能力,醫藥自營業務收入達81.19億元,同比增長34.5%。憑借在處方藥領域的精細化運營,慢病用戶人數達到500萬,同比增長170%,人均用藥時長和用戶復購率持續提升。截至2021年9月30日在線自營店的年度活躍消費者達9000萬。
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方面,截至2021年9月30日,與集團簽約提供在線健康咨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14萬人,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上財年末增加8萬余人(包含小鹿中醫醫生數量);截至2021年9月30日,醫鹿APP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00萬。截至2021年9月30日,集團已與超過5500家公立和民營體檢機構建立合作關系,為用戶提供消費級和專業╱醫療級的檢測,日均在線問診服務量已超25萬次。報告期內,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收入達2.29億元,同比增長13.9%。
截至今日收盤,阿里健康港股跌超7%,報7.91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