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盤中,受利好消息刺激,智能制造板塊直線拉升。截至發稿,機器人漲超14%,埃斯頓漲超6%,聯合光電、拓斯達、埃夫特等紛紛跟漲。
消息上,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據悉,《“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十四五”期間,將推動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成3到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
對于行業前景,國開證券指出,短期機器人行業或仍將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中長期市場潛力較大。制造業景氣度回升基礎或尚未穩固,在此背景下機器人板塊短期盈利能力仍然面臨一定的壓力。未來政策層將加大保供穩價力度,促進市場供需平衡,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的市場化和普惠式幫扶力度,隨著相關措施的逐步顯效,將有助于制造業企業業績的提升進而進一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力度。機器人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載體,在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及機器人替換人工經濟性逐步顯現的背景下,行業中長期市場潛力較大。
行業有哪些細分賽道值得關注?對此,天風證券指出,服務機器人眾多賽道中,配送、接待以及商用清潔機器人因與掃地機器人底層技術路徑相似,成為掃地機相關家電企業拓展業務的良好切入點。相關品類在使用場景、功能拓展方面都仍有較大的拓展空間。而從競爭格局來看,主要參與者仍以中小企業為主,部分細分賽道開始孵化出龍頭企業,未來掃地機相關家電企業持續加大相關領域投入,則可憑借規模效應和研發優勢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此外,東吳證券認為,從產品結構來看,輕小負載產品依舊維持高增速,重載六軸受益于光伏、鋰電、工程機械等行業的新增需求,也保持較好增勢。從競爭格局來看,進口替代持續加速,內資龍頭埃斯頓、匯川技術等逐步躋身行業前列。而隨著下游先進制造業中鋰電、光伏等需求旺盛,疫情加速“機器換人”,多元化的需求將推動我國機器人行業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