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公募基金再度掀起自購潮,中歐基金也再度出手自購。
中歐基金3月1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將于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使用固有資金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及基金中基金(FOF)合計1.5億元。
完成上述投資后,中歐基金今年以來自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及FOF總金額將達到2.6億元。中歐基金表示,將秉承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的理念,一如既往地爭取為基金份額持有人創造長期價值。
據不完全統計,本周已有睿遠、易方達、天弘、交銀施羅德等10余家基金公司宣布出手自購。
3月16日,睿遠基金發布通知,公司將于3月18日(含)起10個交易日內使用固有資金申購旗下公募基金,擬申購金額合計不低于1.5億元,持有時間不少于5年。
在宣布自購以后,3月18日,睿遠成長價值混合A、C上調了申購金額。根據公告,自3月21日(下周一)起,該基金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的申請金額由不超過1000元調整為不超過1萬元,目前該基金由傅鵬博和朱璘共同管理。
易方達基金3月17日中午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將于近日運用固有資金2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基金及基金中基金(FOF)。
天弘基金公告稱,已于3月17日運用固有資金1億元申購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并承諾持有時間不少于1年。
交銀施羅德3月17日發布公告稱,將在公告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新增固有資金5000萬元申購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并至少持有3年以上。
本周初,上證指數、創業板一度大跌,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出。3月14日-15日,上證指數下跌超7.5%,于16日盤中低探至3023點,為2020年7月3日以來最低;創業板指周內最低跌至2478點。
周三(16號)起,大金融權重板塊全面反彈,帶領指數迅速翻紅。截至3月18日收盤,上證指數、創業板指分別收報3251.07點、2713.79點,北向資金當日凈流入84.57億元,滬股通凈買入82.9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64億元。
由于前期市場“深蹲”幅度較大,倉位較重的公募基金產品凈值仍未完全“回血”。W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8日收盤,由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C近三個月凈值均下跌超18%;中歐醫療創新A、C近3個月均下跌20%。就近一個月的表現來看,葛蘭管理的這幾只產品稍稍收復失地。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披露,一些公募基金的“隱藏重倉”逐漸浮出水面。記者注意到,葛蘭管理的部分產品開始新建倉科創板公司。
納微科技的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在去年四季度新建倉了公司136.34萬股,位列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東。
納微科技是國內少數幾家可以同時規?;苽錈o機和有機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憑借著材料核心技術積累&突破,產品應用領域從上市之初的生物醫藥、平板顯示兩大業務,延伸至體外診斷領域。2021年,納微科技實現營業收入4.46億元,同比增長117.74%;歸母凈利潤1.88億元,同比增長157.755.
針對近期市場行情,中歐基金表示,當市場進入“因跌而跌”的負向循環時,通常反映了最悲觀者的預期。但極端情緒終會散去,市場也終將回歸基本面,回歸到對中國經濟增長趨勢的普遍預期。作為專業的資產管理機構,我們一方面看到了“市場先生”近期的極度悲觀,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好公司的投資性價比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當迷霧褪去,價值之錨終會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