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容百科技發布2021年年報。年報稱,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102.59億元,同比增長170.36%;實現歸母凈利潤9.11億元,同比增長327.59%,略超市場預期。其中,第四季度營收最高,為40.08億元,同比增長176.62%;凈利潤為3.61億元,同比增長266.73%。
同時,公司毛利率與凈利率也呈現出上升態勢。2021年毛利率為15.34%,同比增長3.16個百分點;凈利率為8.85%,同比增長3.3個百分點。
1、高鎳三元推動業績大增327%
2021年,容百科技高鎳出貨位列全球第二,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出貨占公司總出貨比例的90%,市占率已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
出貨量的高增受益于鋰電池產業迅速擴容下對正極材料需求的拉動。GGII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高鎳三元出貨量為30.9萬噸,同比增長120.71%,占三元正極材料總出貨量的41.76%。
我們認為,未來產業鏈中,高鎳與鐵鋰等技術路線是共同發展的,而帶動高鎳電池的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正極廠商、電池廠商的增產,讓更多的車型使用高鎳電池。
容百科技正是積極擴產的正極廠商之一。
報告期內,為滿足下游客戶對高鎳三元材料的需求,公司在湖北鄂州基地、貴州遵義基地和韓國三地同時擴建,實現高鎳產能從年初4萬噸/年提高到年末12萬噸/年。其中,湖北鄂州產能突破10萬噸/年,已成為全球產能最大的高鎳三元材料生產基地。
由于高鎳電池裝機量逐步攀升,2021年1-9月的裝機量增幅超260%,甚至高過鐵鋰。因此,容百科技的相關產品銷量也較為可觀。
2021年,公司新增產能均可大規模生產NCM811、Ni90及以上超高鎳、NCA三元材料以及NCMA四元材料等多類型產品,全年銷量同比翻倍。其中,公司核心產品高鎳8系、9系及NCA系列產品合計銷量超過5萬噸。
鎖定大客戶亦是容百科技穩固高鎳龍頭位置的重要手段。
公司此前已與寧德時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后者今年向前者采購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數量約為10萬噸;寧德時代并將于2023-2025年向公司采購不低于一定比例的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公司還與孚能科技達成協議,2021年下半年、2022年全年孚能科技將向公司分別采購5505噸、30953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此外,蜂巢能源、蔚來汽車、衛藍電池、SK on等也同容百科技開展合作。
2、前驅體板塊扭虧為盈
2021年,容百科技歸母凈利潤創上市以來新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前驅體自供率提升。
公司2021年前驅體產能3萬噸,隨著臨山一期6萬噸陸續投產,預計公司2022年底前驅體產能達9萬噸。
同時,公司單晶、多晶高鎳前驅體成功進入高端動力電池產業鏈,新產線將能夠兼容性生產公司高鎳三元產品,部分新產品已跨級進入國際一流電池客戶認證階段。2021年,公司前驅體銷量同比增長200%,向正極自供率提升至30%左右。
產能利用率的提升促使前驅體板塊扭虧為盈。通聯數據datayes!顯示,2021年公司前驅體實現營收1.54億元,同比增長28.03%;毛利率為3.45%,較2020年增加了3.83個百分點。
為保障前驅體的有效供應,公司與華友鈷業、格林美簽訂了合作協議。
2021年11月,容百科技發布公告稱,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容百科技在華友鈷業的前驅體采購量不低于18萬噸。在華友鈷業向容百科技提供有競爭優勢的金屬原料計價方式與前驅體加工費的條件下,雙方預計前驅體采購量將達到41.5萬噸.
與格林美的合作則還可能加速公司材料回收產業的發展。容百科技在三元材料前驅體的生產過程中,采取了多項回收循環再利用技術,實現了前驅體生產的生態循環經濟。2022年2月,公司發布公告稱,2022-2026年,公司預計向格林美采購前驅體不低于30萬噸。同時,雙方將共同構建基于“鎳鈷資源開采—動力電池回收—三元前驅體制造—三元材料制造”產業鏈的戰略合作體系。
3、率先布局錳基正極
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在經營好主營業務的同時,在錳基正極方面已多有布局。
2021年,公司與寧德時代等重要客戶以及國內材料領域頂尖級科研院所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將在富鋰錳基、磷酸錳鐵鋰材料等前沿領域協同開發。
隨著電池材料在不斷進步更迭,錳基正極材料的產業化進程加速,特斯拉CEO馬斯克更是表示,特斯拉看到了錳基正極在電池化學方面的潛力。其中,磷酸錳鐵鋰作為磷酸鐵鋰最重要的改進方向之一,有望率先等到產業化應用;富鋰錳基由于具備超高能量密度等優勢,被認為是繼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之后最具前景的動力電池用正極材料。中信證券預計2021-2035年鋰電正極材料用錳量將增長超過10倍。
目前,公司在錳基正極研發已有2項專利在受理當中,包括“一種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氣相包覆方法”“一種富鋰錳正極材料、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
同時,相關在研項目也在準備當中。“富鋰錳基正極材料開發”預計總投資875萬元,以開發出能量密度與NCM811相當、成本低30%以上的低鈷正極、循環壽命大于2000圈、實現對高鎳產品的低成本化迭代為目標,當前處于小試階段。
我們認為,任何新技術的價值要視產業落地的應用情況而定,如果未來錳基正極步入正軌,如容百科技這樣具備技術儲備的企業或將獲得優先盈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