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光伏逆變器公司陽光電源(300274.SZ)開盤就放量大跌19.22%,此后不久便錄得“20cm”跌停,股價創一年以來新低。
陽光電源4月19日晚間披露了2021年年報,全年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19.01%,扣非凈利潤同比下滑近28%,大幅低于此前市場預期。而在四季度,其凈利率更是不足0.9%。
在業內人士來看,由于成長性嚴重下滑,陽光電源股價可能繼續下探。而在即將到來的4月22日,該公司去年以128元高價發行的定增股份將解禁,18名配售股東浮虧超40%,多只一季度增持的公募基金也已大比例浮虧。
逆變器處在光伏產業鏈中游環節,對硅料價格波動并不敏感,銷量主要取決于下游電站安裝,一旦下游需求啟動,頭部逆變器廠商往往能實現較高盈利水平。近年來,逆變器環節競爭加劇,作為曾經的市場寵兒,陽關電源業績為何如此低迷?
四季度凈利突然虧損
受業績遠不及預期利空,4月20日,陽光電源股價大幅低開逾17%。盤面上,多路資金搶跑,爭相出貨。
當天上午11點之前,公司股價幾度掙扎,跌幅一度收窄至14.36%,多次觸及20%跌停后,又打開跌停板。11點10分后,陽光電源封死“20CM”跌停。截至收盤,陽光電源股價報72.08元,總市值1071億,創下2021年4月30日以來的新低。相較于去年180.16元的最高點,目前累計跌幅已接近60%。
盤后數據顯示,當天,深股通賣出陽光電源9.06億元并買入4.47億元,三機構合計賣出2.29億元,三機構買入2.47億元。
陽關電源曾是市場的寵兒,公司主營業務為光伏逆變器,股價在2020年6月~2021年7月間走出兇猛漲勢,區間累計漲幅超12倍。
“作為新基建的代表,公募今年很看好光伏,且一季度需求很旺盛,市場對龍頭股的業績預期是比較高。成長賽道的業績增速非常重要,一旦表現大幅不及預期,容易導致資金集體離場。”一位上海私募基金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具體到陽光電源,公司2021年的營收、凈利增速分別為25.15%、-19.01%,均大幅低于預期。
分季度來看,陽光電源第四季度凈利潤大幅下滑,是全年凈利下滑的主因。
2021年第一季度,陽光電源實現歸母凈利潤3.86億元,同比增長142.45%;第二季度為3.7億元,環比增速出現下滑;在三季度當季實現凈利潤7.48億元,同比微降0.19%。
第四季度,陽光電源的經營指標出現了明顯反常。單季度實現營收87.63億元,環比增長約22%,且為全年最高;但歸母凈利潤僅0.78 億元,同比和環比均下滑近 90%,扣非后凈利潤虧損1.17億元。換句話說,在全年營收最高的情況下,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該公司去年四季度的凈利潤,環比三季度大幅減少了8.65億元。
同日,陽關電源還披露了今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45.68億元,同比增長36.48%;歸母凈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6.2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1.96%。表現仍不理想。
記者注意到,在一則機構電話會議上,陽關電源董事長透露,2021年業績低于預期,利潤下滑的核心原因是電站業務出現幾個問題:一是疫情導致越南項目在10月沒有并網,執行了新電價導致計提;此外,緬甸項目因為政變而取消,產生了一些費用;第三是海外儲能業務因為疫情受到影響,接受了罰款,導致增收不增利。整體加起來減掉了大概10個億業績。
四季度費用、資產減值為何猛增
拆分陽光電源的各項盈利指標來看, 2021年四項費用的異常增長,以及計提資產減值同比增漲逾6倍,都是關鍵因素。
根據公告,陽光電源2021年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為4.81億元,較上年度0.76億元大幅上升,增幅近6倍。其中,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為1.98億元、存貨跌價損失及合同履約成本減值損失為3.37億元,為主要計提減值準備的資產項目。
成本、費用方面,2021年,陽光電源的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增長尤為突出。其中,銷售費用達15.8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2.58%。對于原因,公司表示,主要系相應銷售 人員薪酬及計提的售后維修費增長較大所致;研發費用為11.61億元,同比增44%。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為4.91億元、2.83億元,都有不同程度增長。
但陽光電源的上述費用,相當部分在四季度產生。去年前三季度,該公司銷售、研發費用分別約為8.62億元、8.5億元,管理、財務費用則為3.77億元、1.77億元,據此測算,去年四季度單季,其銷售、研發、財務費用分別7億元、3.11億元、1.06億元,均遠遠高于前三個平均水平。
陽光電源賺錢困難,還體現在現金流方面。2021年,僅四季度經營活動的現金凈流量為正,其余均為負,全年經營凈現金流為—16.4億元。2022年一季度,該數據為-16.83億元,未見明顯好轉。
陽光電源持續攀升的存貨規模也耐人尋味。今年一季度,陽光電源存貨增長了30億元。
一季報顯示,陽光電源的存貨高達130.32億元,較2021年末的107.67億元,大增近30%,而2021年初,公司存貨僅為38.73億元。
“國產逆變器對進口芯片依賴度不小,陽光電源的存貨攀升,可能是考慮芯片短缺做的準備。銷售人員和費用的增長多少也解釋了存貨高增現象,賣得出去是王道,若爛在倉庫里很影響報表。備貨大概率和行業競爭加劇有關。”前述私募人士對記者說。
5家公募一季度買入被“埋”,定增股份浮虧超40%
從一季度的公募買賣動作來看,陽光電源仍是“寵兒”,廣發基金尤為偏愛,甚至連北向資金都在加倉。
根據財報,北向資金一季度增持陽光電源6093萬股,合計持股2.23億股。廣發旗下共計4只基金持股陽光電源,廣發高端制造、廣發科技先鋒,廣發行業嚴選三年期持有3只基金均進行了增持,合計增持超170萬股;廣發雙擎升級混合減持21.63萬股,為報告期內前十大股東中唯一賣出的股東。
一季度,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基金也增持了近300萬股,合計持股1171萬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股東。天弘中證光伏產業指數基金新晉成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數量為942.4萬股。
今年一季度,陽光電源股價累計下跌26%。經歷了20日暴跌后,公司4月份股價已32.8%。這意味著,一季度增持陽光電源的公募基金全部處于浮虧狀態,即便賣出也是割肉。
更大的利空是,本周五(4月22日),陽光電源將迎來定增股份解禁,合計解禁數量為2841.86萬股,解禁市值約20.5億元。
2021年2月,陽光電源發布定增預案,在股價高位進行定增,以128元的發行價格合計募資36.23億元。當年9月15日,定增股份發行上市。
如今,這筆高位定增反噬著戰略配售的定增股東。按照今天收盤價72.08元計算,較定增價格大幅下跌約43.75%,18名戰略配售股東全部浮虧。
景林資產、中信建投、J.P.Morgan、UBS、高盛、財通基金、華泰金融控股、匯豐銀行等知名公募及外資機構,都大筆認購陽光電源定增股份。
其中, UBS獲配673.9萬股,浮虧約3.37億元,虧損最高;高盛浮虧超6000萬元。景林資產的兩只私募產品合計獲配187.5萬股,浮虧9375萬元;財通基金、諾德基金分別獲配96.1萬股、223萬股。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陽光電源的跌勢可能還會繼續。“當前,市場處于靜待一季報業績的重要時間窗口,不及預期的熱門個股肯定會率先拋售,資金選擇去場外觀察,待業績增速無憂后才會考慮再度進場。”前述私募人士補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