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300676.SZ)4月22日晚間披露2021年年報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7.66億元,同比下降19.42%;實現歸母凈利潤14.61億元,同比下降30.08%。
研發方面,公司研發費用下滑至4.87億元,同比減少21.38%。對應的是,公司研發支出資本化金額達到5504萬元,同比增長227%,占研發投入比例也由上年同期的2.64%增至10.15%,無論是絕對金額還是占比均為上市以來最高水平。
此外公司同日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因原材料采購款支出增加等原因,公司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7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降609.82%。
新冠核酸檢測業務收入顯著下滑
公司是國內領先的精準醫療服務運營商,核心業務基本涵蓋了當前精準醫學的主要應用,包括生育健康領域、腫瘤防控領域、病原感染檢測領域,并與之配套建設了系列數據庫。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帶來的核酸檢測需求爆發式增長,公司新冠疫情相關業務實現大幅增長,當年營收同比增幅達到200%。
進入2021年,由于全球新冠核酸檢測試劑盒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以及去年過高的基數影響,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出現一定程度回落。分地區來看,海外業務收入下降是導致公司整體營收回落的主要原因。
報告期內,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不含港澳臺)實現營業收入28.85億元,同比微增3.08%,占公司營收比重卻由上年同期的33.33%提升至42.63%。相比之下,公司海外市場整體營業收入規模為38.8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5.99億元同比下降超過30%。
細分來看,占比最大的亞洲及大洋洲地區實現營收25.11億元,同比下降33.52%,影響最為顯著;美洲地區下滑最為明顯,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同比下降48.09%;歐洲及非洲市場表現相對平穩,實現營收9.39億元,同比下降5.15%。
分業務來看,公司新冠相關業務收入下降也最為明顯。報告期內華大基因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業務營業收入(主要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及“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收入)33.82億元,同比下降39.20%,其占公司營收比重也由此前的66.24%下降至49.99%。結合公司同行業其他上市公司的公告來看,除了全球檢測試劑盒價格大幅下降外,2021年歐美等國開始大量采用抗原檢測方式,導致核酸檢測試劑盒需求快速下降,應是導致公司相關業務收入快速回落的主要因素。
抗原試劑業務增長較快
相比之下,公司其他業務發展仍相對穩健,諸如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腫瘤防控及轉化醫學類服務、多組學大數據服務等業務均實現了小幅增長。此外,感染防控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業務增速較快,營收規模達到11.58億元,同比增長73.01%。
根據公告,該項細分業務產品包括了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在內的共計16個系列體外診斷產品,其中,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在報告期內已獲得歐盟CE準入資質,這或是公司歐洲市場收入下滑幅度較小的重要原因。
一季度大舉囤貨原材料,經營活動現金流驟降609%
公司同時發布了一季度業績,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4.30億元,同比下降8.52%;實現歸母凈利潤3.30億元,同比下降37.06%。可見截至到今年一季度,新冠業務的下滑對公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依然存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7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09.82%。
根據公告,這一變動主要是因為戰略儲備新冠核酸和抗原檢測產品相關原材料采購款支出增加,以及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受到的現金流減少所致。結合近期國內新冠疫情反復的時間點來看,公司此舉或是為應對國內快速增長的新冠檢測需求。據了解,公司抗原檢測產品已獲得國內藥監局審批上市。
考慮到2021年以來國內新冠核酸檢測產品價格的持續回落,以及國內新冠核酸檢測日趨激烈的競爭格局,此次需求增長是否能給公司帶來更多訂單,以及最終是否能對相關業務營收帶來顯著改善依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