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大周期之下,存儲再次成為了半導體領域成長冠軍。
財報顯示,2021年A股存儲行業整體營收共計214.49億元,同比增長91%,為近五年最高增速;歸母凈利潤共計50.58億元,同比增長112%,增速較2020年提升74個百分點。2022年一季度,存儲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6.65%,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20.28%,仍為半導體產業增長最迅速的細分領域。
“存儲芯片的工藝難度沒有那么高,中國這幾年在投的幾個大型存儲項目現在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而我們對自主可控的需求,意味著國內有一定的基礎需求支撐,所以國內的存儲放量是比較自然的一件事情。”某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表示。
作為全球第二大DRAM市場,我國存儲芯片自給率低,國產化空間巨大。除了在EEPROM、NOR Flash等領域與海外巨頭展開差異化競爭外,本土存儲廠商也正大力拓展高增長的汽車芯片市場。
存儲是增長最快的半導體細分市場
半導體行業是典型的大市場強周期性行業。
WSTS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5531億美元,同比增長26%,預計2022年將繼續增長,市場規模有望達6284億美元,同比增長14%,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6632億美元,同比增長6%。
“半導體雖然近年來發展得非常快,但它還是一個周期性行業,只是這次是一個長周期,可能還有8-10年的高增長期。”至純科技董事長蔣淵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
據悉,從1980年開始,全球半導體產業歷經了八輪周期,從2019年開始處于第9輪周期,目前處于上行階段,近幾輪周期一般持續3-4年,本次周期被新冠疫情打亂節奏,周期時間拉長。
存儲是半導體第二大細分市場。2019-2021年,全球存儲市場規模為1064億、1175億、1534億美元,占半導體規模的比例分別為26%、27%、28%。
中泰證券研究發現,存儲的周期性與全球半導體整體周期性走勢一致,但波動性遠大于其他細分品類。這也是在半導體上行周期下,存儲成為半導體增長最快細分的原因之一。
2002-2021年、2011-2021年、2016-2021年,全球存儲年復合增長率(CAGR)分別為9.5%、9.7%、14.9%,均為半導體成長性最優細分產品。值得注意的是,近五年14.9%的增速,較此前兩個五年,有較大幅度提升。
為什么存儲能成為半導體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
主要是需求的高速增長。消費電子、計算機及周邊、工業控制、白色家電、通信等傳統應用領域,智能手機攝像頭、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等新興市場,均有較大數據存儲需求。
IDC預測,全球數據存儲需求總量將從2019年的41ZB增長至2025年的175ZB,增幅將超過4倍。IC Insights預測,2021-2023年全球存儲芯片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1552億、1804億及2196億美元,增幅分別達到22.5%、16.2%和21.7%。
國內市場方面,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數據,預計2023年國內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將達6492億元。
自給率低,部分細分領域初具替代能力
存儲芯片主要分為閃存和內存,閃存包括NAND FLASH和NOR FLASH,內存主要為DRAM。目前DRAM和NAND Flash占據了存儲芯片95%以上的市場份額,IC Insights數據顯示,DRAM銷售額在2020年約占整個存儲市場的53%,閃存的比重約達到45%,其中NAND Flash為44%,NOR Flash為1%。
從競爭格局來看,存儲芯片全球大部分市場被韓系、美系廠商占據。2021年,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巨頭全球DRAM市場合計市占率高達94%;NAND Flash前六大廠商2021年合計市占率高達93%;NOR Flash則主要被中國臺灣地區廠商壟斷,旺宏、華邦的合計市占率達48%。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DRAM市場,僅次于美國,但2021年本土DRAM廠商市場份額僅4%,其中合肥長鑫DRAM市場份額為3%。
合肥長鑫2016年在合肥成立,規劃三期產能共36萬片/月。2019年19nm 8Gb DDR4投產,2022年預計將試產17nm DDR5。
相比大容量的DRAM等易失性存儲,EEPROM、NOR Flash等小容量非易失性存儲芯片技術壁壘和毛利相對較低,海外巨頭逐步退出。對于中國企業而言,聚焦這部分產品可有效放大自身比較優勢,實現和海外大容量存儲巨頭的差異化競爭。
目前EEPROM和NOR Flash領域我國存儲企業已具備替代能力,具備一定認可度。2020年,兆易創新(603986.SH)在NOR Flash的市占率達16%,排名全球第三,中泰證券預計其2021年市占率達19%。從銷售額看,聚辰股份(688123.SH)在EEPROM領域占據全球第三和中國第一的位置。
2022年一季度,聚辰股份業績大超預期,實現營業收入達2.01億元,同比增長50.75%;實現歸母凈利潤0.57億元,同比大增246.90%。
據悉,公司與瀾起科技(688008.SH)合作開發了配套新一代DDR5內存條的SPD EEPROM產品,是其一季度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瀾起科技是目前全球可以提供DDR5內存接口及模組配套芯片全套解決方案的兩家供應商之一。
“DDR5承載了更多的功能,價值含量有所上升,正處于一個放量的過程。”上述私募基金經理對第一財經表示,DDR5是產業比較明確會發生替代的一個東西,所以瀾起和聚辰會有一個業績增速,這是他們本身產品周期帶來的。
車用存儲高增長,多家企業布局
在汽車智能化升級、算力演進提升下,不斷增長的數據量要求汽車存儲芯片具有更快的數據處理速度、更大的數據存儲量,以及更高的穩定性。未來十年,汽車將成為存儲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根據中國汽車報數據,2021年,一部手機的平均存儲容量為105GB,而一輛汽車僅為34GB。不過到2026年,單車的存儲容量將達483GB、甚至512GB,而手機僅350GB左右。
搜狐汽車研究室預計,全球汽車存儲芯片市場規模將從2019年的36億美元增長至2025減的83億美元,其間CAGR為14.94%。其中,LPDDR和NAND Flash等高性能存儲器件成為重點需求,2018-2025年預計保持16%和21%的年均復合增長。
汽車存儲市場目前主要玩家有三星、海力士、美光等海外領先廠商,國內企業兆易創新、東芯股份(688110.SH)和北京君正(300223.SZ)亦有布局。
兆易創新的GD552G大容量產品已通過車規AECQ-100認證,SPI NOR Flash車規級產品2Mb-2Gb容量已全線鋪齊,GD25車規級存儲全系列產品已實現在多家汽車企業批量采用。2022年,公司旗下全國產化的38nm SPI NAND Flash—GD5F全系列(覆蓋1Gb-4Gb容量)通過AECQ100車規級認證,實現了從SPI NOR Flash到SPI NAND Flash車規級產品的全面布局。
北京君正并購的ISSI深耕存儲領域三十余年,專注于汽車及工業領域,根據Omdia統計,2020年其SRAM、DRAM、NOR Flash產品收入在全球市場中分別位居第二位、第七位、第六位,處于國際市場前列。
5月22日,韋爾股份(603501.SH)發布公告稱,擬以不超過人民幣40億元增持北京君正股票,看中的應該也是君正在存儲芯片領域的優勢和地位。增持后韋爾股份將合計持有不超過北京君正10.4%的股份。
此外,東芯股份的SLC NAND Flash、NOR Flash等存儲產品在陸續進行車規級認證,未來上車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