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三季度信息陸續披露過程中,滬市建筑企業也紛紛公告經營數據和業績預告。根據目前部分滬市建筑企業披露的信息,三季度經營數據呈現向好趨勢,新簽訂單金額再創新高。
10月18日晚間,四川路橋發布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60.11億元, 同比增加74.54%左右。根據公告,業績增長與國家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公司不斷強化市場開拓和經營能力、在手訂單充足、優質施工項目增多等因素有關。
同日,滬市的浦東建設、精工鋼構也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前三季度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4.15億元~4.35億元、6.44億元~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65%~33.80%、15%~25%。
兩天前的10月16日下午,滬市交建股份披露了首份建筑企業業績預增公告,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22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46.41%左右;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199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15.3%左右。
該公司稱,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所處基建行業景氣度進一步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新承攬業務的持續增長,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
業績穩定增長的背后,行業景氣度提升、新簽訂單不斷增長、在建項目加速推進,成為多家企業共同提及的原因。
以新簽訂單情況來看,目前已有7家滬市建央企公告前三季度經營情況,分別為中國建筑、中國電建、中國能建、中國中冶、中國化學、中國核建和中鋁國際。
根據多家券商統計的數據,9月份,中國中冶、中國化學和中國電建新簽訂單金額分別同比提升13.1%、65.2%和102.9%。
光大證券分析認為,9月基建地產鏈條需求回暖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9月或有“金九銀十”施工旺季因素,北方進入冬季停工前有趕工需求;二是今年7~8月由于疫情、限電等因素積壓的需求或在9月釋放;三是“保交樓”“穩增長”相關政策逐步落地,支撐需求回暖。
“進入‘金九銀十’傳統施工旺季,基建施工正在提速。”海通證券近期也發布研報稱,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升至高位景氣區間。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1.0%,是近4個月高點,表明近期出臺的盤活專項債、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落地,建筑業生產活動擴張加快。
再看前三季度整體新簽訂單情況,上述7家建筑央企前三季度新簽訂單合計5.49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6%。其中,中國建筑新簽合同總額最大,達到2.73萬億元;中國電建則是前三季度新簽合同金額的同比增幅最大,為48.49%。
就新簽訂單的具體領域而言,中國建筑前三季度新簽基建建設訂單6675億元,同比增長30.9%;中國能建前三季度新簽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業務訂單2668.88億元,同比增長108.32%;中國電建前三季度新簽能源電力、水資源與環境業務訂單合計4723.01億元,占公司新簽合同總額超六成。
對此,光大證券在行研報告中點評稱,綜合多家建筑央企經營數據情況,可觀測到基建領域明顯發力,判斷受益于“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基建投資景氣度持續升溫。在此情況下, 看好建筑央企三季度經營業績彈性;判斷“穩增長”仍然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主旋律。
海通證券認為,進入施工旺季,新老基建齊發力;地產政策回暖,地產鏈公司受益,可關注能源電力工程龍頭,9月基建微觀數據改善的穩增長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