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橋建成后,不僅可以方便群眾出行,村里還可以將周邊的土地重新進行規劃,增加10多座宅基地,是件一舉多得的好事。”7月27日,在克井鎮勛掌古泉村道路、橋梁改造提升工程施工現場,該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彭小忠盤算著工程竣工的日子,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作為傳統古村落,勛掌古泉村村中多數房屋根據地勢而建,分布散落。村里許多土地常年閑置,雜草叢生,不僅影響村容村貌,也造成資源浪費。為徹底改變村中陳舊面貌,該村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組建人居環境整治小組,召開人居環境座談會、推進會,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全面推動生態宜居鄉村建設。道路、橋梁改造提升工程就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彭小忠介紹,為積極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建立健全人居環境改善提升長效機制,該村在垃圾清掃、收集、轉運等環節明確責任,對村內道路、空閑宅基地及村外養殖小區進行整治提升。同時,在村里定期開展“五美庭院”評選活動,扎實推動村莊環境由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升級。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全村村民廣泛參與,迅速掀起了人居環境整治高潮。
“生態宜居星”點亮,人居環境煥新顏。村民孫榮財告訴記者,現在村里的環境比以前好多了,各家各戶每天打掃庭院,收拾房前屋后,村里到處是干干凈凈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大家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勛掌古泉村從支部過硬、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平安法治、文明幸福等方面發力,為鄉村振興增“底色”、添“亮點”。
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鄉村要振興,堡壘起作用。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駐勛掌古泉村第一書記孫云中介紹,在支部過硬方面,該村建立周一工作例會制度,每周定期開展支部領學新政策、匯報上周工作進度、研究安排本周工作,并對工作臺賬進行逐項銷號;開展黨員定期走訪聯系群眾活動,收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結合黨員主題教育活動,高標準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創新形式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動員黨員參與村中各項重點工作。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五星”支部創建的具體要求,更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在產業興旺方面,該村聚焦“一村一品”,建設196千瓦光伏發電站,在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為脫貧戶提供穩定的工作崗位和收入來源;籌辦濟源市豐泉農業專業合作社,選取白菜作為制種項目,通過發展蔬菜制種盤活耕地資源;流轉荒山荒坡,增加村集體經濟。
如今的勛掌古泉村,嶄新的光伏發電站如期發電并網,村集體經濟收入從零發展到現在突破40萬元大關,全村人均收入穩步增加,群眾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在文明幸福方面,該村大力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推行家庭文明積分制、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制定紅白理事會章程,并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提升村民道德素養和文明素質。
在平安法治方面,該村以“黨群連心工程”為載體,組織黨員干部走訪入戶宣傳反詐騙知識,提高群眾防范意識;邀請包村律師開展普法教育,引導群眾學法用法。
“‘五星’支部創建開展以來,村里環境更好了,經濟發展有路子了,生活也有奔頭了,群眾幸福感更強了!”彭小忠說,“五星”支部創建工作既是標桿也是方向。今后,該村將持續以“五星”支部創建為中心,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創建活動走深走實,讓“五星”之光點亮鄉村振興路。
來源:濟源日報
記者: 黃一冰
實習生:盧藝丹
出品:濟源市委文明辦
編輯:李偉苗
審核:周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