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不過新冠病毒:德爾塔未滅,奧密克戎又來。
大量突變、需要關注、風險增加……南非等國報告的新型變異新冠病毒已經鬧得全球人心惶惶,11月26日,世衛組織的說明一錘定音,全球股市先跌為敬。短短兩天之內,已有不少國家針對南非及其周邊數國實施跨國航班和旅行禁令。
再觀國內。秋冬本就是防疫大考,10月以來,國內疫情嚴峻,多源頭多點散發特點顯著。上海疫情剛有進入尾聲的跡象,內蒙古滿洲里便“中招”,僅11月28日0-16時,就新增確診病例19例,當天,滿洲里高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各“+1”。
人類與病毒纏斗兩年,戰況依然膠著,變異病毒來勢洶洶,疫情形勢瞬息萬變,稍有不慎便容易“破防”。這種教訓我們不是沒吃過,一場魅力湘西的演出就能導致數千人成為高風險人群,機場保潔的丁點差池也能成為蝴蝶效應的起點。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疫情防控常態化以來,麻痹思想、僥幸心理難免出現,而病毒新變種的出現,恰恰是及時敲響的又一個警鐘:疫情防控,容不得半點松懈,風險排查,容不得一絲大意。足夠的耐心,嚴格的防控,以及時刻的警惕,一個都不能少。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抗疫困難的時候,也越是需要堅定信心的時候。國家衛健委不止一次重復,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目標。
“新冠病毒再變,還是新冠病毒。”當全網的目光聚焦奧密克戎,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給外界吃了一顆定心丸:中國目前處于動態清零策略所贏得的戰略機遇期內,正在加速構建下階段應對常態化抗疫所需要的科學支撐。基于科學與團結,我們可以應對德爾塔,也能應對奧密克戎。
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在與病毒的多輪博弈中,我們已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控網絡。秋冬季以來,本輪本土疫情已經波及全國20余個省份,正是“動態清零”的策略,使以內蒙古在內的多省疫情都在一個潛伏期左右得到控制。
“動態清零”雖有成本,但支撐起的卻是中國社會、經濟的良性循環,及時復工復產,生活回歸常態……當全球經濟被疫情攪得凄凄慘慘的時候,只有中國經濟逆勢增長。
放棄“動態清零”策略,結果也不難想象。感染率大幅提升,物價飛漲,醫療資源擠兌,國外一些國家早就預演了疫情防控最糟糕的結果。于他們而言,防疫“躺平”,不像是深思熟慮后的最優解,反像是防疫不力之后的破罐破摔,保人命還是保經濟,資本主義國家的選擇從不猶豫。
“最大的挑戰不是場上的對手,而是疫情的防控”。眼下,2021休斯敦世乒賽激戰正酣,面對鏡頭,劉國梁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他說,美國休斯敦疫情嚴重,而當地是可以不戴口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