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7月14日,為期三天的2022年成都第二批土地集中出讓落幕。出讓結果顯示:二批次總供應55宗涉宅用地(含41宗純住宅用地),合計出讓面積3040畝;最終成交 53 宗,總成交面積 2915畝,合計成交金額約 402.39 億元;2宗地流拍。
從房企成交來看,本次拿地主體依然是以國央企為主,華潤置地耗資近88億元拿下6宗地塊,成都本地房企人居拿地6宗,此外,龍湖、保利、越秀、魯能等也均有拿地。
從溢價率來看,本次成交的53宗地中,有18宗溢價成交,其中11宗地達最高限價。
華發錦江統建拿下成交總價最高的單宗地塊,為錦江區三圣鄉108.7 畝地塊,成交總價約 29.23 億元;成交樓面價最高的宗地為高新區大源24畝地塊,由交投善成摘得,成交樓面價 22500 元 /平方米,溢價率15%。
從成交區域來看,中心城區房企拿地意愿較強,青羊區、高新區溢價率均突破10%,武侯區位居第三,溢價率為8.4%;金牛區、溫江區、新都區、新津區及青白江區溢價率為0。
除青白江區和新津區不再限定清水房價外,其余區域仍在“限房價、定品質、競地價”的基礎上,優化并基本延續上批次“抽簽競得”的方式確定競得人。
成都二批供應規模基本與首批持平,近郊為主力供應區域,此外,中國指數研究院分析報告稱,二批的單宗地規模較首批減小,企業拿地總價可控,房地價差也進一步擴大,企業利潤空間相對增厚。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認為,成都第二批土地成交升溫,一方面在近期寬松政策效應下,成都市場5、6月成交呈現環比上升局面;另一方面,土拍政策的松動,包括下調起拍價、減少配建要求、提高清水住宅限價等,均在不同程度提高了房企拿地的積極性。
成都本次土拍表現有所回溫,對當地房地產市場也有產生積極影響,給市場服下一顆定心丸。王小嬙表示,預計下半年寬松政策將持續,成都樓市成交具備一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