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國家破產、總統跑路,重重債務終于壓垮了斯里蘭卡,讓印度洋的“珍珠”化成了淚珠。一個主權國家為何會破產?斯里蘭卡緣何走到今天這一步?混亂的政局之下,斯里蘭卡路在何方?對于當地的華人來說,這場巨大的災難會有怎樣的影響?
7月15日,鳳凰網財經《封面直播》對話云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副教授李艷芳,及斯里蘭卡國營報紙《星期日觀察》專欄作者楊詩源,共同解讀破產的斯里蘭卡,會給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雖然現在斯里蘭卡出現了公共交通出行困難等情況,但斯里蘭卡人民總體還算是平和,楊詩源透露。在經濟越來越差的情況下,社會治安也有慢慢發生一些變化,比如聽聞有華人的家里被偷了等情況。在楊詩源看來,只要斯里蘭卡的經濟問題一天不解決,群眾還是要對社會治安保持謹慎小心。
此外,除了石油短缺,斯里蘭卡天然氣也存在短缺的問題。楊詩源透露,幾個月前就出現了燒柴火做飯的事情,而且不只是普通老百姓燒柴火,斯里蘭卡最古老、約有百年歷史的酒店,也被新聞報道后廚用柴火做飯。
因此,楊詩源認為,斯里蘭卡的困難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過去一年循序發生,直至情況越來越糟糕。
談及對斯里蘭卡未來的狀況,楊詩源表示,最大的擔憂是未來的不確定性。目前大部分華人沒有對未來的明確預期,無法給出相應的規劃。如到底堅持到什么時候?到怎樣的時間點選擇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