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號稱要出售價值1000億的資產,但大半年過去沒啥動靜,甚至有人質疑,“到底有沒有意向處置資產都是個問題”。
本文由無冕財經原創發布
作者:陳欣苗
【資料圖】
編輯:陳澗
設計:嵐昇
實習生:葉敏
姚振華接連被敲打。
7月18日,南玻A(000012.SZ)公告稱,其收到深圳證監局監管意見函,針對公司及相關股東方接連發生多起可能影響公司規范運作和經營穩定事件,證監局要求其嚴格規范運作,嚴禁大股東及其關聯方侵占公司利益、違規干預公司正常決策程序等。
證監會所指股東,正是南玻A的第一大股東前海人壽(全稱“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無獨有偶,三天前,銀保監會下發《監管意見書》,稱前海人壽第一大股東鉅盛華(全稱“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違規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和董事會臨時會議,免去沈成方的公司董事、總經理職務,以及陳琳的公司監事職務;并約談了實控人姚振華,責令改正違規問題。
▲前海人壽官網公布的文件截圖。
寶能系四處漏風,姚振華卻不惜觸碰監管逆鱗,玩起“權力的游戲”,或許,他太想挽回局面了。
可當下的情形,寶能依靠自身度過難關已幾無可能,姚振華需要外力出手相助。
這個外力,或是金融和地產的接盤俠,寶能以此回收資金,姚振華成為造車的“真·實業家”?又或是,潮汕商幫再次出手?
多公司持股格局或生變
流動性危機下,姚振華的資本版圖面臨縮水。
前海人壽,寶能的核心資產之一,曾是姚振華在資本市場大殺四方的關鍵,而今寶能系為數不多能創造現金流的業務,在這場危機裹挾中,可能要歸于他人了。
據財新消息,鉅盛華持有的前海人壽股權或將于近期轉讓給科學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科學城集團),雙方已就此簽訂框架協議。后者是廣州市黃埔區國企,給予前海人壽的估值為450億元。
若按照鉅盛華持股前海人壽51%的股權算,科學城集團需要耗資約230億元接盤。
這不是一筆小數目??芍荡岁P頭,大股東卻“擅自”罷免公司管理層,引來監管重錘,或對這筆交易產生影響。
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矛盾,與前海人壽的業績滑坡不無關系。
去年前海人壽實現歸母凈利1.16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9.82%;今年一季度,公司凈虧損達23.23億元,業內排名下降至74名。
不過,監管層的話更具意味。這符合近兩年來監管層整治險企的背景,包括整治公司治理亂象,防止險企成為大股東的提款機等。
“股東要嚴格執行相關監管要求,維護保險公司獨立運作,不得濫用控制權干預公司經營,侵害保險公司的合法權益。嚴禁股東利用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和資產轉移,不得侵占挪用保險資金。”《監管意見書》稱。
目前,前海人壽仍是多家A股公司的重要股東。
據同花順數據,截至今年3月末,前海人壽通過旗下保險產品合計入股24家上市公司,包括華僑城A、南玻A、南玻B、格力電器、天齊鋰業等,持股數量合計約為5823.32萬股,對應市值超過144億元。
此外,作為寶能系的主要投資平臺,鉅盛華還直接或間接持有主要上市公司韶能股份(000601.SZ)和中炬高新(600872.SH)。
目前,鉅盛華全資附屬公司華利通(全稱“深圳華利通投資有限公司”)和中山潤田(全稱“中山潤田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有韶能股份19.95%和中炬高新19.44%的股份,均為第一大股東,合計市值約66.38億元。
▲深圳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
這些公司股權都是寶能來錢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危機裹挾下,這些公司的股權已經開始被動變現,用于還債。
比如華利通而今持有的韶能股份19.95%股份,當中13.11%已被法院裁定強制拍賣,但因原競得人深圳方富實業有限公司未按期剩余拍賣價款,而今重拍,若最終賣出,寶能將失去控股股東位置。
中炬高新,今年來已因未按期償還相關借款被動減持4.79%,未減持前持股比例為24.23%;而目前中山潤田所持中炬高新股份已被高比例質押,不排除繼續被動減持的可能,寶能將再失一“軍”。
資產處置?只有強制拍賣
金融之外,寶能的另一大板塊地產,也成了現金回流的關鍵。
早在去年末,寶能便確認了“賣賣賣”的方針,但目前來看并不順利。
據去年11月官方披露,其已啟動深圳寶能中心、舊改項目、前海優質項目、物流園資產包項目等位于上海、深圳、廣州的8大資產項目出售,自稱評估價值超1000億元,預計3-4個月內回款約200億元。
這200億,正是彼時公布的“較為緊迫的流動性資金缺口”。
大半年過去了,進展寥寥。據中炬高新此前公告,截至2021年末,資產出售實現回籠約60億元,僅完成回款計劃的30%。
資產處置不順,或不足為奇,寶能擺上貨架的多是大體量項目,當下的環境,有資金實力并愿意冒險接盤的并不多。也有聲音指出,“實際上它(寶能)的資產沒幾個錢,報表很多虛增?!?/p>
此外,姚振華是否真的在努力賣資產,外界也無從得知?!暗降子袥]有意向處置資產都是個問題。”知乎上,一位被寶能拖欠工資的員工如此表示。
▲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
至于地產的銷售回款,貢獻更是微乎其微。
據寶能城發(寶能的主要地產平臺)官網,其專注于產業地產,目前已布局全國21個城市,管理面積達4214萬平方米。
由于該板塊未上市,無法知曉其確切的銷售規模。但從克而瑞披露的數據上看,寶能的銷售規模多年停留在百億規模,今年上半年,寶能集團的全口徑銷售額僅有19.9億元,這一數字,僅有去年全年的15%。
這看起來,與寶能官方所說的“努力處置資產和加速房地產銷售”,難以相符。
但無論如何,債務不等人。
今年5月,因未償還平安銀行貸款,寶能旗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寶能城花園484套房產,總價值約54億元,已被深圳市人民法院裁定將依法拍賣,以償清債務。該項目可是目前寶能手頭最大的一塊“肥肉”,此番被強行擺上貨架,不可謂不痛。
因抵押資產而被動失去資產的情況,大概率還會繼續出現。
比如,據平安銀行副行長郭世邦透露,該行涉及寶能代銷產品底層可穿透的項目共涉及5個,各項目抵押率在65%-70%之間。
其中2只合計23億元的項目,都已提供價值較高的香蜜湖股權質押。而香蜜湖地塊,是寶能在深圳除了寶能城以外,唯二優質的項目,處于深圳傳統豪宅片區香蜜湖的最為核心的地段。
類似的操作不知還有多少。據此前財新援引知情人士稱:“寶能能夠抵押的土地、寫字樓,都早已用于抵押貸款,而且利息不低?!?/p>
“還不上債,這些抵押物可能會被債權人收回,如果抵押物不足以還債,可能還會追加資產還債。”一位業內人士對無冕財經(ID:wumiancaijing)研究員表示。
造車局“一地雞毛”
千難萬難,姚振華還是不愿放棄“造車夢”,在這點上,他和許家印惺惺相惜。
可目前來看,寶能的汽車局可謂一地雞毛。
就在今年4月,寶能在云南的汽車生產基地,直接夭折。
當月,云南省發改委發布了移除“昆明寶能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項目”和“觀致汽車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建設項目”項目備案信息及其投資備案證明文件失效的公告。
理由是,上述2個項目自2018年備案后,項目單位逾期2年未開工建設,未通過云南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作出說明,也未撤回備案信息,經提醒后未作出相應處理。
地方公開叫停新能源項目,罕見,當地政府不看好寶能的意味可見一般。
資金匱乏之下,寶能原規劃中的多個汽車生產基地,都已“爛尾”,目前已建成的僅有西安、深圳、江蘇常熟三處。
這當中僅有西安是寶能的自建工廠,后面兩個是收購而來的,前者為DS品牌承擔代工任務,后者承擔觀致汽車的生產任務。
收購已5年之久,寶能只推過只推過觀致7這1款全新車型,與規劃中的26款新車相差甚遠,且無新能源汽車。由于產品競爭力不足,銷量也是連年下滑,去年銷售只有4883輛,同比下滑約六成。
被寄予更大厚望的是“BAO”品牌新能源汽車,首款車內部代號“GX16”。但是,承擔該車型量產的廣州寶能基地,目前仍未竣工,更別提后續的設備引進、調試,以及投產。
礙于資金壓力,寶能汽車已經歷了一輪大裁員。據未來汽車Daily消息,現下寶能汽車員工的僅剩2000多名,而2020年底共有2.3萬名員工。
各大社交平臺上,隨處可見寶能員工、供應商追討薪資,還有各類維權經歷分享。
說到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幾無造血能力的寶能,勉強造車,又能撐到幾時呢?
到這里,姚老板能做的,約莫還是下定決心,該賣的股權趕緊賣,該出的資產趕緊出,或許還能勻出錢來把車先造出來。
又或許,如寶萬之爭之時,力挺姚振華的潮汕商會,再次站出來,助其挺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