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城市爭搶GP的情形越演越烈。
8月22日,規模高達400億元的重慶產業基金 正式面向社會招募子基金GP,這是又一只開始招募GP的百億級中西部產業母基金。
短短幾天,已有規模100億元的安徽綠色食品產業母基金招募GP、鄭州中原科技城10億元遴選母基金GP以及陜西公開征集上市后備企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作機構。
【資料圖】
種種跡象表明,中西部“創投新勢力”正加速崛起,目前,多個中西部城市均提出打造西部或中部創投中心,誰將勝出?
投中研究院院長劉璟琨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理論上經濟發展好的區域,尤其是產業處于未來朝陽產業時,形成創投中心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我們相對看好武漢、川渝、湖南等區域,后續如果有合作基金,這些區域會作為優先選擇方向。”彬復資本創始合伙人朱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馬不停歇!中西部引導基金招募GP
一則《2022年重慶市產業投資基金申報指南》的公告,宣布規模達400億元的重慶產業基金 正式開啟招募GP。
這距離重慶產業基金完成工商注冊登記僅過了四天。8月18日,重慶市產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完成工商注冊登記,目標規模400億元,此次面向社會招募的為新能源汽車及專精特新方向的子基金GP。
爭分奪秒,是近兩年中西部地方政府引導基金遴選GP的一個常態。近日,安徽省綠色食品產業基金母基金管理機構正式開始遴選GP,該產業母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20億元。
鄭州中原科技城近日也宣布,從引導基金中拿出10億元的份額遴選一家母基金管理機構進行市場化管理,同時,將加快子基金的合作遴選。
陜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近日發布《陜西省上市后備企業股權投資基金“領投”“跟投”“接轉”工作指引》,公開征集陜西省上市后備企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作機構。
而此前已啟動GP遴選的地方政府引導基金,同樣馬不停蹄。武漢光谷創投引導基金的基金經理李揚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光谷創投引導基金已有4只子基金落地。
3月16日,武漢東湖高新區宣光谷創投引導基金總規模擴容至100億元,邀請全球創投資本共做“光谷創投合伙人”。根據光谷創投引導基金對單只子基金最大出資比例為25%,最高不超過1億元估算,100億元的創投引導基金至少需設立100只子基金。
動輒數百億元 中西部引導基金大爆發
爭相招募GP背后,是中西部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的大爆發。
8月17日,鄭州市宣布壯大產業基金規模,把市產業發展母基金規模由200億元增至500億元,打造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政府投資基金群。
8月3日,武漢就《關于加快發展股權投資行業的若干支持政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征求意見。根據征求意見稿,武漢將設立總規模500億元的政府產業引導投資基金,力爭到2025年實現武漢基金規模不低于3000億元。同時,還將共同設立市、區兩級戰略性母基金、重點產業基金、專項子基金等。
以“合肥模式”著稱的安徽,更是大手筆。僅今年7月,安徽國資系統就有7只基金集體揭牌,資本金規模達到400億元以上,并主導或參與設立若干只子基金,吸引社會資本600億元以上,形成總規模1000億元以上的基金集群。同樣在7月,《安徽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組建方案》正式出臺,該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下設三大基金群16只母基金,通過逐層撬動社會化資本,最終形成總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體系。
西部城市也不遑多讓。今年2月,成都高新區發布基金組建計劃,今年將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天使母基金。同時,成都高新區還將安排出資不低于180億元,引導社會資本參與,設立不低于600億元的產業投資基金。
實際上,成都高新區產業基金的規劃規模遠不止600億元。去年11月,成都高新區向全球發出邀請,未來5年將推出總計3000億元的產業基金。
即便曾被視為“創投荒漠”的江西,地方政府引導基金今年也接二連三設立。其中,今年4月中下旬,江西吉安面向社會公開遴選該市工業發展引導母基金管理人,該基金總規模26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
招攬創投機構 中西部區域各顯神通
百億級的地方政府引導基金設立后,如何招來引來GP,成為各個中西部城市的另一競技場。
武漢在上述《征求意見稿》中給出了大禮包——對新設立或者新遷入且資金托管賬戶設在武漢市的股權投資基金,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落戶獎勵。
安徽7月27日在印發的《創業安徽行動方案》則指出,新設立或新遷入的股權投資、創業投資企業,根據其實際在皖投資非上市企業金額,鼓勵各地給予其管理企業一定的獎勵。對新登記的各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以及各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省內企業,鼓勵各地按其實繳注冊資本、實際募集資金以及投資額比例給予獎勵。
不僅如此,安徽上述行動方案還指出,天使基金的投資失敗容忍率最高可達80%,且不再以單一子基金或單一項目的盈虧作為考核評價依據。同時支持各地建立天使投資風險補償機制,對社會投資機構投資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項目所發生的投資損失,可按不超過實際投資損失的一定比例給予補償。
而今年4月,規模100億的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招募GP時,出資比例最高可達40%,該基金的返投比例要求為1倍。
募資難大背景,疊加中西部地區開出的豐厚條件,一些此前從未將中西部地方政府引導基金納入LP范圍的股權機構動搖了。記者獲悉,一家中型股權機構近期正打算去中西部多個城市走走看看,而另一家國資背景的股權機構回應記者咨詢時也稱“不排斥,可以看看”。
彬復資本新設立的一期基金獲得了重慶和湖南兩個地區的政府引導基金的出資。彬復資本創始合伙人朱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之所以選擇這兩地的地方政府引導基金,是因為基金關注的是數字經濟領域,重慶也把數字經濟產業放在非常重要位置,基金的投資策略與地方政府對產業的引導方向重疊度較高,“重慶有很多該產業活躍的創業公司,所以我們打算在該區域挖掘培育或招引數字經濟領域的創業公司。”朱健說。
你方唱罷我登場
誰將成為區域創投中心?
隨著越來越多的創投機構在中西部布局,多個中西部地區紛紛提出打造創投中心。武漢東湖高新區今年4月在出臺的《關于打造中部地區風投創投中心的若干措施》中指出,全鏈條獎勵股權投資機構,將光谷打造成為中部地區風投創投中心。
鄭州今年6月在發布的《鄭州市促進創業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指出,把鄭州市建設成為中部地區規模大、活力強、環境優的創業投資中心;安徽在上述《創業安徽行動方案》中提出打造全國風投創投勝地;今年5月在發起設立總規模達200億元的母基金時,長沙高新區也提出打造中部創投高地。
西部城市同樣不甘示弱。今年2月,重慶在發布的《關于支持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建設科技金融街,匯聚國內外知名創業投資機構,打造西部創投中心。而早在6年前,成都市即提出創建“西部創業投資中心”,加快建設創業投資特別是股權投資基金聚集區,引進“北上廣深”知名創投機構在成都設立分部,實現聚集發展。
“我們接觸的地方政府很多,重慶和湖南兩個地方的引導基金制度以及過去運轉的情況比較規范,有些要求對GP合情合理,客觀有序,也是一個重要的吸引力。”朱健告訴記者,“有些中西部省份也設立了地方引導基金,為什么我們把優先級靠后一點,主要是當地搞地方引導基金的經驗不是太豐富,制定規則和制度時站在政府角度多了些,站在GP角度少一些,這就容易形成逆向選擇,市場化程度高的GP不太愿意去,反而一些募資壓力大的GP暫時接受苛刻制度了。此外,有些中西部地區從人才、產業現狀和后續政策等綜合角度看,還存在不小的返投壓力。”
朱健告訴記者,“我們相對看好武漢、川渝、湖南等區域,如果合作基金的話,這些區域會作為優先選擇方向。”
而在劉璟琨看來,創投聚集地的形成,與當地人才機構、對外來人才的吸引力、創業氛圍、產業現狀以及產業規劃等都有關系,先有企業,進而吸引到投資機構,這樣才會有創投中心,“理論上經濟發展好,尤其是產業未來處于朝陽產業的區域,形成創投中心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盡管誰將成為區域創投中心尚無定論,但中西部“創投新勢力”加速崛起的態勢已較明顯。證券時報旗下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2中國內地省市創投力報告》顯示,創投力30強城市中,成都、武漢等8個城市入圍,中西部城市創投新勢力逐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