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財經要聞 >

          焦點關注:被判17年,上海頂級大佬的紅與黑

          1

          1995年的春晚,那英一曲《霧里看花》風靡大江南北。

          大街小巷的人們哼著“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個世界看得清”,心中滿是賺錢的欲望。


          (資料圖片)

          世界已經打開一扇人們從未見過的財富之窗,窗外景色宜人。

          從前一年起,上海股票交易所內就多了間“大戶室”,配有電腦和專線電話。

          散戶還在所外排隊焦急等著公共電話時,大戶們打個電話就能輕松完成交易。

          追著牛市,黃浦江畔高檔酒店紛紛將房間改建為一間間的“大戶室”,供不應求。

          由于連續數年的通貨膨脹,人們對漲工資已等不及,股票成為人們暴富的希望。

          所有股民都希望得到一雙“慧眼”,能從復雜的股票曲線中找到財富的密碼。

          股票之外,創造財富的辦法還有國債。

          人們這時已從炒股轉為炒國債期貨,因為相比股票、證券,國債背后有國家的保值補貼率,這個補貼率不定,從而給了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

          市場原本對這個新玩意反應冷淡,可隨著通脹率增速,財政部決定對國債進行保值補貼,交易才隨之火爆起來。

          此時,國內在期貨交易這塊幾乎空白,率先成立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先行者。

          比上海證券交易所還早兩年成立的萬國證券,是游戲規則的制定者,幕后則是被稱為“中國證券教父”的管金生,時任萬國證券總經理。

          他被稱為最悲情的“金融教父”。

          2

          不過,此時的上海股民未必都認識管金生,卻都知道一個叫“楊百萬”的上海人。

          “楊百萬”大名楊懷定,早年是個倉庫保管員。

          因為遭人誣陷,他憤而辭職在家研究報紙,希望找到快速致富的辦法。

          1988年4月,他在報紙一角的位置看到一條消息:國家將放開國庫券交易。

          國庫券是當時國家為了籌集建設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有償債券,以風險低、收益高著稱。

          80年代初,中國首次發行總額40億元的國庫券。當時人們購買積極性不高,國家不得不通過官方和民間渠道進行攤派。

          此后數年,國家又陸續發行了幾輪國庫券,逐漸引起人們的興趣,成為民間一種新型理財手段。

          當時全國銀行沒有聯網,各地國庫券價格差別很大。

          有利益就有市場,上海路邊多了許多私下收購國庫券的“打樁模子”(黃牛),意思是他們像一個樁子佇立街頭,低收高賣各種有價票券。

          楊百萬意識到,市場放開必然帶來交易,有交易就有利可圖。

          通過熟人,他得知合肥當時國庫券收盤價只有98元,上海的價格是112元。

          其中差價顯而易見,知道的人也不少,可那時沒人敢冒“投機倒把”的風險,兩地倒騰國庫券。

          楊百萬不怕,反正是無業游民,豁出去賭一把或許是條路。

          于是,楊百萬立即四處籌款,坐著綠皮火車,安徽上海兩頭跑。

          安徽這邊見有人愿意以高于市場價1~2元的價格收國庫券,很樂意賣。

          隨著交易正式放開,楊百萬從安徽帶回上海交易的國庫券越來越多。

          高峰時期,上海國庫券每日70萬的交易額,楊百萬一個人就占到1/7。

          暴富之后的楊百萬成了上海人心目中的“活財神”,人人都艷羨不已。

          財富從規則的縫隙中滲出,激發了上海人渴望快速致富的念頭。

          3

          1995年的春節剛過,上海街頭依然春寒料峭,上海證券交易所聚滿了人。

          進價0.7元的娃哈哈礦泉水賣到了2元一瓶,原本3元的盒飯賣到了10元,人們依然毫不吝惜地購買。

          因為場內交易頻繁,大戰一觸即發。

          1995年開年,場內傳出一組名為“327”的三年期國債在6月到期后,國家將會以132元兌付。

          雖然財政部對327國債已經進行了貼息保值,票面利率早提升了數倍,可股民和市場并不滿足,覺得這個價格太低,傳言國家還會對其上調利率。

          可管金生覺得,國家宏觀調控后,通脹率已經被控制在2.5%左右,不可能再上調保值貼補率,于是指揮萬國證券做空。

          與萬國證券同一陣營的還有遼寧國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遼國發”)。

          遼國發的掌門人高嶺兄弟曾是中國早期資本市場的大炒家之一,股票、期貨、債券、資金拆借,一樣不落。

          同時期,市場上還有個與他們對立的陣營,隸屬于財政部的中國經濟開發信托投資公司(簡稱“中經開”),他們選擇對327國債做多。

          市場對一組期貨債券做空或做多,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拼的就是眼光,就看誰熬過誰。

          從2月初開始,327國債的價格一直在147.80元—148.30元之間震蕩,多空雙方暗中博弈,萬國的空單持倉量不斷加碼。

          按照交易所慣例,在如此膠著的背景下,327國債極可能最終協調多空雙方安排協議平倉(減倉)。

          誰也沒想到,2月23日,財政部宣布327國債將以148.5元兌付,貼息率由94年的8%提高到13%!

          消息曝出,327國債市價急速飛漲。

          上午剛開盤,中經開公司率領的多方發動攻勢,僅僅10分鐘就將327國債的價格拉升至150元左右。

          心急如焚的管金生立即趕往上交所,找到總經理尉文淵求援,希望對方要么幫忙加倉,要么宣布停止交易,或者澄清并無財政部貼息的消息。

          尉文淵知道管金生的要求實屬胡鬧,自己更不敢越過權限幫忙。

          最終,雙方不歡而散。

          下午開盤后,中經開再次借利好掩殺,直接猛攻到151.98元。

          雪上加霜的是,原本一起做空的遼國發突然倒戈做多,327國債1分鐘內竟上漲2元,10分鐘后上漲了3.77元。

          管金生手中握有大筆327期貨合同,每上漲1元,就意味著他將賠進10多億元。如果到期交割,萬國證券將巨虧60億元。

          萬國證券總資產不過14億,根本抵擋不住如此血虧的局面,到時只能破產清算。

          想到自己一世英名可能毀于一旦,管金生怒火中燒,展開了反擊。

          收盤前8分鐘內,管金生在沒有足夠保證金的情況下,連續拋出數十萬口的賣單,將價格打壓到148元。

          最后1分鐘,管金生更是以730萬口的超級賣單,將價格直接轟到了147.4元。

          萬國一系列反撲后,開盤的多方由于來不及反應全部爆倉。

          這筆賣單總價值高達2112億元!要知道,當時327國債總共才240億。

          最終,收盤時的萬國從巨虧60億變成凈賺42億,原先喜滋滋的中經開等多頭機構卻出現40億的虧損。

          狂喜和暴怒的情緒瞬間在上交所內爆開,有人因此一夜暴富,更多人則傾家蕩產,血本無歸。

          4

          當時在場內陪客人的尉文淵也傻了,立即丟下客人找到管金生質問。

          雙方爭執期間,無數舉報電話打向上交所以及國家相關部門。

          夜幕低垂,上交所內燈火通明,每個人都在等最終的結果。

          當晚十點,上交所在閉門緊急會議之后宣布“當天16時22分13秒之后的所有交易是異常、無效的。”

          當晚11點,中央電視臺正式向全國公告此消息,將以此前最后一筆交易的151.30元定為當日收盤價。

          這意味著管金生最后孤注一擲的行為徹底失敗,萬國證券虧損近60億。

          第二天,上交所依然開盤交易,氣氛壓抑。

          不久,管金生辭職,尉文淵被免職。

          5月19日,管金生以貪污和挪用公款罪在海南被捕,最終被判17年有期徒刑;同月,國債期貨市場被關閉。

          同一年,萬國證券破產重組后,與申銀證券合并為申銀萬國證券公司。

          此次事件也就是中國證券史上著名的“223國債”事件。

          整件事從開始到結束,撲朔迷離,有太多謎團至今沒有解開。

          面對笑到最后的中經開,很多人不解,雙方其實都存在保證金不足、惡意操縱價格等問題,為何只制裁了萬國一家。

          “223國債”當天中午,管金生就是以中經開違規在先為由,要求尉文淵暫停交易,但遭到后者拒絕。

          其中或許有尉文淵的苦衷,因為中經開可以說是財政部的“親兒子”,董事長剛從財政部副部長的位置退下,總經理則是財政部綜合司前司長。

          畢竟,中經開早不進,晚不進,選在十分敏感的2月初入場,時間節點選得實在太耐人尋味。

          很多人更不理解,通脹已得到控制,財政部為何偏偏還要在此時加息?

          事后,很多金融專家私下說: “做夢也沒有想到會升息,而且一升就是5個百分點。”

          更不可思議的是,多頭方盈利至少在70億,中經開的總經理韓國春卻吐槽:中經開實際盈利連1億都不到。

          錢究竟去了哪里?

          5

          據說,最后的贏家是與中經開聯手的背后財團,也就是后來叱咤資本市場的魏東、袁寶璟、周正毅和劉漢等資本大佬。

          正因為在此次“混戰”中獲取了巨額財富,才激發了他們在資本市場更大的野心。

          但這些資本大佬結局并不妙:有人跳樓,有人被殺,有人鋃鐺入獄,還有人被槍斃。

          就連背景雄厚的中經開沒過幾年,因為“銀廣夏”事件賠個精光,也銷聲匿跡。

          事實上,外媒當時就稱“223國債”事件是“中國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表示獲勝一方并不光彩,很可能獲得內幕消息,并操控權力修改了結果;失敗的一方利用系統漏洞,令人不齒,但在規則內運用技巧操作,算是一次精彩的投機案例。

          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在這次“223國債”事件中,除了數萬名傾家蕩產的股民,還有位名叫陳萬寧的證券交易員,因為虧損數千萬元,黯然離開了崗位。

          數年后,他縱橫網絡文學界,筆名寧財神。

          時光如黃浦江的濁水,早已抹去了驚心動魄的瞬間。

          對于管金生,人們普遍感到惋惜,從“中國證券教父”到階下囚,只在一念之間。

          有人記得就在“223國債”大戰之前一個月,巴林銀行的一名交易員因看好日本股市,在未經授權情況下,購入大量期貨合約,最終因為判斷失誤,導致銀行倒閉。

          管金生那時知道此事后,還對好友闞治東說:“中國要發生那么大的事件,大概要等十年以后吧。”

          話音未落,他自己就親自導演了這幕中國版的“巴林事件”,論影響力并不遜于前者。

          其實,管金生前半生好似股票曲線,開篇就是牛市。

          他原本可以名垂青史,穩坐中國資本市場 “教父”的寶座。

          遺憾的是,管金生曾經不服輸的性格,成就了事業,卻也最終毀掉了自己的前途。

          6

          有些事情是注定的。

          1947年5月19日,管金生降生在江西省清江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農家。

          因為被算命先生說命硬,出生幾個月就被父母送到外人家中寄養,3歲才接回家。

          背著“命硬”的詛咒,小學時最疼他的母親病逝后,遭到無數人的冷眼,還時常被同齡人欺負,早早就品嘗到世態炎涼。

          不過,管金生性格倔強,無論誰打他,他一定打回去,哪怕被揍到鼻青臉腫也不服輸。

          冥冥中,管金生記得母親告訴自己,算命曾說他命大福大,但是得去東方發展。

          正因如此,管金生拼了命學習,渴望早點離開家鄉,找到改變命運的機會。

          1965年,管金生以近乎滿分的優異成績考取了上海外國語學院法語系。

          大學畢業,身處混亂時期的管金生找不到合適工作,最后分配到上海市直機關,干了9年的辦事員。

          能在上海吃上“皇糧”,算命的話似乎也應驗了。

          可管金生對周圍環境依然不甘心,又考取了母校的法國文學研究生。

          畢業后,還是因工作不對口,他從公安部門的翻譯崗位改行,進入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工作。

          良好的教育和外語背景,讓管金生在這里如魚得水,深受領導信賴。

          1983年,中美國際投資研討會在上海召開,管金生被派去做會議的翻譯兼秘書長,負責國外參會人員的生活協調。

          通過接觸,會議中有外國專家愿意邀請他赴歐洲留學,管金生毫不猶豫抓住了這次機會。

          隨后,他通過上海信托投資公司委派,赴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進修,最終拿到商業管理和法學兩個碩士學位回國。

          在人才緊缺的年代,“鍍金”回來的管金生成為原單位的“香饃饃”,作為精通資本市場和國際投資的高級人才,被上級和部門寄予厚望。

          通過多年學習,見識過國外金融市場發展現狀的管金生已悄悄考慮著中國金融機構的改革。

          1987年,管金生回國后,經常在公司附近的蘇州河橋下倒賣國庫券。

          熟悉歷史的他立即想起一百多年前,英國人在梧桐樹下交易東印度股票的情形。可西方世界早已將室外交易演變成室內交易的證券市場,中國的證券市場還一片荒蕪。

          這讓他萌生了創辦中國證券市場念頭,寫信給相關部門,建議通過民間交易國庫券,引導二級市場,將無序的“黑市”交易納入到有組織的官方交易市場中。

          此時,上海正被高層惋惜開放慢了一步,迫切希望加快上海改革開放的步伐。

          管金生的建議,正中有打造上海成為“東方華爾街”的設想的中央領導下懷,批復同意試點。

          1988年,上海第一家股份制證券公司萬國證券,由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等10家股東籌資3500萬元成立,管金生成為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管金生不僅提議建立證券公司,還提出了幾條至今被中國證券交易市場所遵循的原則。

          其中,他所提出的堅持股份制以及堅持與銀行脫離,成為中國證券業的創舉,保留至今。

          7

          那時的管金生不僅是中國證券市場的規劃師,萬國證券成立后,他的話更幾乎是行業里的“金科玉律”。

          因為此時的中國,根本找不到第二個像他這樣懂金融,懂外語,還在國外培訓過金融交易的專業性人才。

          1990年,在管金生的規劃設計下,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布成立。

          從交易規則,設備采購,再到交易員培訓體系,一整套規范和流程都有條不紊地在他的安排下落地執行。

          萬國證券那時也是全國證券公司的“風向標”,深滬異地交易開啟,無紙化交易,全部由萬國率先啟動并實現。

          因此,理論上,萬國證券歸屬上海證券交易所管理,可管金生稱呼總經理尉文淵,直接喊“小尉”。

          尉文淵則稱呼管金生為“管總”或“老管”,可見管金生在行業中的地位。

          萬國員工最自豪的不只是薪水高,福利多,而是自己經手的建議文件,可能立即就被監管部門采納,成為同行們執行的規范和條例。

          萬國證券鼎盛時期不僅持有所有國內B股,還同時操盤70%以上的A股,承銷業務占中國總份額60%,風頭無二。

          對此,管金生的秘書衛哲曾說:“B股沒啥,就是我們在房間自己想出來的。”

          身為中國證券市場的開拓者,管金生每天不是去國家各部委宣講,開會,就是出席各種金融會議。

          光一級市場的發行儀式,管金生最忙時每天參會就超過4家。

          當“萬國證券,證券王國”成為大江南北金融圈最熟悉的廣告語時,有人拍管金生馬屁,說他名字取得好:“管金生,為管理金融而生。”

          管金生聽說后,哈哈大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8

          “223國債”事件前一年,萬國證券已經走出國門,相繼在歐洲和亞洲多國設立分公司。

          當時,管金生正躊躇滿志準備成立美國分公司。

          因為,萬國一直對標的就是金融圈著名的美林投資。

          然而一切都在1995年的2月23日戛然而止。

          許多人很不解,管金生并非不懂金融,更不是莽夫,為何在形勢已經很明朗,也清楚中經開背景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做空,毫不妥協?

          事后,有記者曾采訪管金生,假如當時不那么堅持,主動認輸,是不是萬國虧是虧,但萬國和他都能最終保下來?

          管金生毫不猶豫地回道:不可能,那不符合我的個性!

          萬國的員工都知道,管金生最喜歡的是拿破侖那句:戰士一旦上了戰場,只能朝著槍林彈雨的方向逃跑!

          這或許就是管金生的個性寫照,而且當時的情形已經無法讓他冷靜。

          中經開背后雖說是財政部,可管金生是財政部以及多家金融管理機構的專家和顧問,做過很多次培訓,說他是中經開系的“老師”并不為過。

          327國債中,“老師”管金生選擇做空的背景下,“學生”招呼也不打就入場,已讓他憋了口氣。

          更可惡的是,“學生”還有嚴重作弊嫌疑,找“監考”反應,居然還沒法管;“學生”隨后又步步緊逼,實在太不把他這個“老師”放在眼里了。

          “223國債”事件當天中午,價格被中經開等多頭拉升到150元,意味著管金生已經毫無退路。

          認輸就意味著萬國巨虧,更讓管金生在整個金融系統內顏面掃地。

          在憤怒情緒的支配下,管金生爆發了。不顧基本面,直接用強大的資金實力干掉對方。

          說到底,“223國債”大戰的背后,其實是管金生的捍衛之戰。

          9

          管金生被捕后,關押地是上海的提籃橋監獄。

          在這里,他碰見了很多同行和下屬,都是由于經濟犯罪被捕入獄。

          管金生進來后,有人戲稱這里可以直接開一家“提籃橋證券公司”,而且全是行業精英。

          那些曾經創造風口的人,最終被大風席卷,掃地出門。

          監獄里的管金生受到優待,能看書、讀報,有機會了解外面的世界。

          監獄管理方還利用他的外語專長,讓他在監獄圖書館干起了翻譯外文資料的工作,使他能時刻知道資本市場的變化。

          讓管金生唏噓的是,他被捕的同一年夏天,美國互聯網公司網景上市。

          上市當天,網景股價還是23美元,收盤時價格直接沖到了74美元,市值超過23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對此評價:通用汽車做到23億美元,花了43年,網景只用了1分鐘。

          2003年,鑒于管金生的身體狀況,有關部門同意他“保外就醫”。

          出來后的管金生幾乎從沒在公眾場合露面,十多年都沒有消息。在此期間,不斷有人希望他對327國債發表評論,都被拒絕。

          直到2015年,頭發花白的管金生應邀參加某個金融論壇,才公開檢討了過去:

          “我這一生吃虧,吃很大的虧,就是沒有放下自己內心的驕傲和清高,我如果當初可以克服自我,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說不定真的能改變現實,能夠扭轉乾坤。”

          時間太久了,一個時代激越的鼓聲連余韻都消失無影。

          2016年,69歲的管金生宣布牽手A股上市公司開展私募投資,重操舊業。

          與昔日的高調、激進相比,管金生變得極其低調,新投資涉及醫療、化工、網絡以及碳中和領域,但公開信息并不多。

          互聯網的出現,以摧枯拉朽的力量改變著世界,也改變了資本世界的玩法。

          人們炒股的工具早已從笨重的電腦換成了靈巧的智能手機,方寸屏幕閃爍的依然是令人心動的財富曲線。

          管金生開啟的證券市場,少了國債期貨,卻多了貴金屬期貨、能源期貨、化工期貨、糧食期貨……萬物皆可炒。

          資本市場越發令人目眩,冷冰冰的游戲規則還在,只是總會被人有意無意忘記。

          參考資料:

          《萬國之路(10位中國著名作家眼中的萬國證券公司)》/學林出版社出版

          《夢想的力量——萬國人的口述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管金生:從“中國證券教父”到被判刑17年/中國企業家雜志

          折翼的“證券之王”管金生/環球企業家

          最悲情“金融教父”再戰上海灘,盯上了私募/金融八卦女頻道

          管金生首次公開談327事件:我錯在缺少政治智慧/和訊網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焦點關注:被判17年,上海頂級大佬的紅與黑
          世界即時:10年敗光百億家產,從首富跌...
          全球熱消息:世界小姐真假主辦方“打架...
          環球今日報丨揭房企高管貪腐隱秘手法:...
          環球速遞!“老師”直播薦股帶著“吃肉...
          世界熱資訊!鋰價再度逼近50萬元/噸!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色吊丝永久性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www.99re5.com| 无翼乌全彩无遮挡动漫视频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精品| 欧美视频www| 又粗又长又色又爽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顶级欧美熟妇xx| 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成**人特级毛片www免费|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欧美xxxx三人交性视频| 亚洲精品电影网|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黑人操亚洲美女|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av免费不卡国产观看|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 最新无码a∨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精品|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香蕉v区 | 青青青国产依人精品视频| 在线看的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