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儒逸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96歲的伊麗莎白二世,這位英國王室幾十年來的最佳“CEO”去世了。
如果把英國王室比作一家明星公司,女王無疑就是最高掌門人。在她的經營下,這屆英國王室堪比一部賺錢機器,積累了龐大的財富。
就在訃告剛發出時,《財富》雜志就刊文分析了女王的經濟遺產。據估算稱,伊麗莎白二世的私人財產超過5億美元,包括投資、藝術藏品、珠寶和不動產等。
那么這門神秘的王室生意,是怎么做起來的?
英國王室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王室之一,已存在900多年。伊麗莎白二世是溫莎王朝的第四任君主,該王朝創立于1901年,女王在1952年登基,是英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伊麗莎白二世育有三子一女,她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去年4月份去世,她本人既是國家元首,也是家族領袖。憑借超人的經營能力,這個家族抵御住了古老政體在現代社會中的沖擊,保持住了聲望,成為王室現代化的一個樣本。
按照英國王室官網的描述,英國王室扮演的是如下角色:王室成員支持女王履行多項國家職責,并在公共和慈善服務領域開展重要工作,幫助加強國家統一與穩定。顯然,這個角色更多是儀式性的工作,為了完成這些工作,英國王室每年會在全球進行2000多次官方活動,在皇家住所迎接70000人參加晚宴、午餐、招待會和派對——看上去也并不輕松。
而支撐這些活動的花費,就和王室的收入/支出相關。
根據英國王室官網此前的披露,伊麗莎白二世的收入主要包括三個部分:財政撥款、私用金、私人地產/投資收入。
說到英國政府每年給王室的財政撥款,要回溯到1760年。當年英王喬治三世和政府商定,放棄對王室產業的權利,將收益上交政府。作為交換,王室每年能獲得一筆年俸作為公務用度,每十年調整一次。同一年,一家名為“王室地產”的機構成立,王室年俸便出自該機構的經營所得。
喬治三世和英國政府的約定一直延續下來。到伊麗莎白二世時,一度是該機構每年將收益的15%撥付給王室。從2017年-2027年,這個比例上升到25%,理由是彌補王室翻修宮殿的費用。
實際上,“王室地產”這家機構的性質比較模糊,既不屬于王室,也獨立在政府部門之外。它類似于一個妥協的產物,承擔起給王室賺錢的任務。它手里的產業令人垂涎,包括打理白金漢宮、運營數量眾多的商業中心、寫字樓、農場、礦場,以及部分海灘海洋資源等。2021-2022年,據稱它支付給英國王室的年俸達到8000多萬英鎊。
女王的第二筆收入是私用金。私用金主要來自女王專屬的蘭開斯特公爵領地,每年由政府將領地部分收入撥給君主專用。私用金既可以用于公務,也可以供私人用度。王室一些成員的收入,也是從私用金里劃撥。
第三筆收入則完全來自女王私產,包括蘇格蘭的巴爾莫洛行宮和英格蘭東部的桑德林厄姆莊園。不同于只有使用權的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這兩處地產真正屬于王室私有。除此之外,女王個人的投資性收入、各種罕見珍藏(如將珍藏的藝術作品出租展覽),價值難以估量。這部分收入和支出,也無需上報。
收入如此龐大,王室在繳稅方面也享有優待。例如,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歷史上首位免繳所得稅的女王,一直到1993年,她才開始繳納所得稅、資本收益稅及有條件地繳納遺產稅。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盡管英國王室賺的不少,但似乎并不介意與政府之間繼續“討價還價”。據報道,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王室就曾向政府大臣施壓,希望對方修改擬議的立法草案,以避免女王的私人財產被公開。最終,王室獲得了勝利。但也有折面兒的時候——2004年,英國王室管家以白金漢宮當年取暖費和電費高昂為由,希望政府提供額外援助資金,結果這個要求被委婉拒絕了。
對英國部分民眾來說,王室令人艷羨的收入和花費,一度令其心情復雜。甚至不乏有要求廢除王室的聲音,以減輕財政的負擔。但在民意的洶涌中,伊麗莎白二世成功讓王室贏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成為國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一方面,這要歸功于伊麗莎白二世有意識的改革。比如,對內,她一度主張王室成員只有履行職責,才能領取報酬。對外展示形象上,她選擇開放白金漢宮,倫敦奧運會時出租其他宮殿的套間,甚至包括女王的臥室。此外,廣泛接觸社交媒體,拉近與民眾的距離,讓王室不再神神秘秘。在財務賬本上,她選擇接受國會對王室賬目的詳細審查,逐漸抵消反對者的聲音。
另一方面,伊麗莎白二世領導下的英國王室,可以看作一個“超級公關團隊”,為提高英國形象和推動經濟發展大有益處。
王室成員每年眾多的公務活動,在全球范圍內無異于一場場秀。相比政府行為而言,這些活動在外交和經貿領域的作用更為微妙,這個作用當年就曾得到丘吉爾的大力稱贊。伊麗莎白二世將英國王室打造成了一個超級品牌,2012年在女王加冕60周年時,就有專業機構評估英國王室的品牌價值高達584億英鎊。在推動經濟方面,王室成員的一舉一動往往都是英國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例如,2011年威廉王子大婚時,外國游客同比增長35萬,這場婚禮共計給英國帶來約20億英鎊收入。2018年哈里王子大婚,據估計,這場婚禮帶來的收入也達到約10億英鎊。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曾把伊麗莎白二世稱作“CEO”,并表示她深諳此道。女王的確成功完成了一個CEO的工作,她的元素出現在英國所有鈔票、硬幣、郵筒(蘇格蘭除外)、軍警制服和護照上,幾十年中深刻影響了幾代英國民眾。
現在女王去世了,把一個異常富有但責任重大的王室留給了新國王。這個老牌王室,能講出什么樣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