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果基金又有新動作,繼總經理王國斌首只專戶產品募集成功后,“四冠王”基金經理趙詣管理的首只公募產品也箭在弦上。
(資料圖片)
9月14日,泉果基金公告,即將于10月13日至10月21日發行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該產品首發上設置了100億元的募集上限。
泉果基金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個人系公募基金,發起股東為王國斌、任莉等,以及4家員工持股平臺。該公司成立之初即為未來優秀人才預留股權激勵空間,讓員工共享公司的發展。
“四冠王”趙詣的泉果首秀
今年3月,時任農銀匯理基金投資部總經理的趙詣發表離職信。他從清華大學畢業后,職業生涯起步于券商研究所,任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機械研究員,2014年起,他在農銀匯理先后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并于2017年3月開始管理首只基金產品——農銀匯理研究精選,此后陸續接任了農銀新能源主題混合、農銀工業4.0混合和農銀海棠三年定開三只基金產品,并擔任投資部總經理。
2020年,他管理的四只基金包攬全市場公募基金業績前四名,成為行業有史以來第一位“四冠王”,此后,他并未受到“冠軍魔咒”的影響,旗下基金在2021年再創佳績。截至2021年末,趙詣管理的總資產規模為421.54億,以農銀新能源主題基金為例,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23日,該產品近三年業績296.65%,近一年收益65.39%。
盡管因為新能源板塊的投資一戰成名,但值得一提的是,趙詣管理的首只公募——泉果旭源是一只全市場基金產品,而非行業主題產品。基金招募說明書顯示,該基金采取“自下而上”的精選個股策略,重點關注A股稀缺性行業和個股,具有持續領先優勢或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與A股同類公司相比具有估值優勢的公司等。
趙詣曾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我是新能源基金經理中少數不純研究新能源出身的,因為一開始管理的就是全市場基金,形成了行業比較的思維,需要在各個行業里選擇真正好的公司構建組合,希望選到行業中有競爭力的公司,賺能看得懂的錢。也正因為不是新能源研究員出身,我沒有經歷過這個行業最初始最差的階段,對看好的這些新能源公司更加有信心,這也成為一種優勢。”
在一場渠道活動上,趙詣表示,泉果旭源作為一只全市場基金,投資范圍并不會僅僅局限在新能源領域。在之前所管理的基金中,趙詣透露,產品前十大持倉股中常年會有機械、軍工和半導體的公司,而且是長期持有。從組合管理的角度上,他會選擇有性價比的好公司,并分析它們是否能夠給組合產生相對好的復合收益率。
在他看來,投資如同導航,輸入的都是起點和終點,至于中間哪些點是紅綠燈不需過多預判。長期來看,這條投資之路是最快可以到達的路就足夠。
首只專戶產品逆市大賣
就在一個多月以前,王國斌擔綱的專戶產品泉果基金桃源一期結募,全市場認購超170億元,是年內成立的首只百億專戶產品,實屬“逆市大賣”。
王國斌為泉果基金創始人、總經理,具備28年證券從業經驗,是國內證券市場入行最早的資深投資專家之一,具備投資銀行、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復合投資經歷,深入洞悉產業鏈生態及企業生命周期,形成了深厚的行業沉淀和廣闊的投資視野,被譽為“企業家型投資人”。
值得一提的是,泉果基金已發行的首只專戶產品和即將發行的首只公募產品均為三年持有期。基金投資中“基金掙錢、基民不掙錢”的情況時有發生,只有極少數客戶能夠在市場起伏中堅定持有優秀產品。拉長持有時間,可帶來產品勝率和收益率的提升,讓投資者避免陷入追漲殺跌的誤區,追求長期收益。
趙詣在上述場合透露,A股市場仍將有結構性機會。隨著各項制度的進一步推進,A股可投公司的行業分布更廣、發展維度也更豐富,結構性機會可期。此外,他認為,中國經濟正向高質量增長轉型。數字經濟下的智能化轉型以及能源革命下的綠色化轉型,都為相關行業提供了寬廣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他將更加關注有“增量”的方向:一是技術進步帶來需求提升的方向,包括新能源和5G應用;二是在“雙循環”下的國產替代、補短板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