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進科技”)披露了招股書,公司將再次叩響創業板的大門。這次的保薦機構從方正證券變成了華金證券,律師事務所則換成了安徽承義,會計師事務所依舊是容誠。
(資料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網進科技曾是創業板注冊制開始后被深交所上市委否決的第一家企業,2020年6月29日,深交所受理了網進科技創業板IPO申請,2020年11月11日被否決。
彼時公司被否的原因包括實控人認定、業務區域過于集中等,而此次再度卷土重來的的網進科技,前述問題依舊“懸而未決”。
與前次IPO相比,網進科技本次IPO募資額出現縮水,前次IPO擬募資4.6億元,本次募資額縮水至3.04億元。
資料顯示,網進科技是一家縣域智慧城市整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類型包括系統集成、軟件開發、運維服務等,主要客戶有政府單位及企事業單位,應用領域包括公安、政務、交通、醫療、建筑等行業。
根據前次招股書,網進科技的業務區域較為集中,公司第一大股東為昆山市國有獨資企業文商旅集團,90%以上的收入都源于昆山市智慧城市建設。2017-2020年一季度,網進科技在江蘇省內實現的營收占比分別為97.34%、99.26%、99.24%和92.08%,其中,在昆山市內實現的營業收入占比更是高達92.38%、96.9%、97.07%和91.86%。
本次IPO,雖然區域集中度有所降低但依舊較高。2020-2022年上半年,網進科技在江蘇省內實現的營收占比分別為93.98%、85.28%和72.17%,其中,在昆山市內實現的營業收入占比依然不低,分別為79.66%、60.3%和70.85%。
除此之外,在前次申報IPO時,網進科技并沒有將持股34.48%的第一大股東文商旅集團認定為公司的實控人,僅作為財務投資人;反而持股25.86%的第二大股東潘成華,與黑角投資、黃玉龍、敦石投資及和豐投資簽署一致行動協議書,合計持股65.52%,為網進科技的實際控制人。
對此,交易所也曾在上市委會議上提出質疑,要求網進科技說明文商旅集團被認定為對公司既無控制權,也無重大影響,僅作為財務投資人的理由是否充分。
本次IPO中,有關公司實控人認定方面,在持股比例未發生變化的前提下,網進科技依舊將潘成華而非第一大股東文商旅集團認定為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并宣布潘成華與黑角投資、黃玉龍、敦石投資、和豐投資簽訂了一致行動協議。不過,前次申報稿中文商旅集團作為財務投資人的身份并未再次提及。
需要指出的是,報告期內,網進科技的業績并不穩定。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4.36億元、3.29億元、5.04億元、2.02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6726.84萬元、2527.28萬元、5486.96萬元、2560.5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