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27日消息,據官方監測,9月19日至23日當周,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價格周均價比去年同期上漲30%,進入《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確定的過度上漲二級預警區間。
按照預案規定,國家將于本周投放今年第4批中央豬肉儲備,并指導各地聯動投放地方政府豬肉儲備。
(相關資料圖)
本輪豬肉價格為何上漲?后期會持續上漲嗎?
豬肉價格三個月上漲46%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2022年9月16日至09月22日,豬肉價格每公斤30.79元,比去年同期上漲53.9%,比3個月前(2022年06月17日--2022年06月23日)每公斤21.09元上漲約46%。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記者分析了本輪豬肉價格上漲的三方面主要原因:
一是隨著中秋、國慶假期到來,豬肉價格進入消費旺季,季節因素是本輪上漲的最主要原因;
二是經過之前生豬產能調整,我國生豬過剩的問題得到解決,此前豬肉價格基數較低,豬肉價格回歸;
三是飼料糧價格上漲,導致生豬養殖成本上升。
官方及時出手調控
李國祥表示,受近年來豬肉價格大起大落的影響,中國生豬市場炒作因素增多,導致豬肉價格周期波動呈現短期化。比如,今年6、7月份的時候,豬肉價格還十分低迷,到8月以后就開始快速上漲。
“針對這一變化,我國政府部門對生豬價格的調控手段也更加及時,通常在消費旺季前期、豬肉價格冒頭上漲伊始就開始采取拋儲措施進行調控,而不會等到豬肉價格大幅上漲之后再出手。”
針對近期豬肉價格上漲,國家發改委表示,將于本周投放今年第4批中央豬肉儲備,并指導各地聯動投放地方政府豬肉儲備。
官方此前還透露,預計9月國家和各地合計投放豬肉儲備20萬噸左右,單月投放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投放價格低于市場價格。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強調,考慮到當前生豬價格已處于較高水平,生豬養殖頭均利潤明顯高于歷史平均水平,如果價格進一步大幅上漲,可能導致產能過快增加、后期價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因此,今后幾個月國家生豬價格調控工作的重點是防范價格過快上漲。
農業農村部也于近日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四季度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強調要加強生豬生產形勢研判,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確保四季度特別是重大節假日期間豬肉平穩供應。
后期豬肉價格如何走?
據中國養豬網養豬數據中心顯示,9月27日,生豬(外三元)價格為每公斤24.39元。
李國祥表示,生豬價格在每公斤22元左右較為合理,對于消費者和生產者都較為平衡,當前市場豬肉價格偏高。
供給決定價格,當前我國生豬產能平穩,能繁母豬、新生仔豬、育肥豬存欄量均呈上升態勢,市場供應有保障,加之政府及時調控,后期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農業農村部亦表示,當前生豬生產和供應形勢持續向好,能繁母豬存欄量處于正常水平,生豬存欄量連續5個月增長,規模豬場中大豬存欄量和新生仔豬數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后期上市肥豬充足、市場供應有保障。
李國祥建議,除了政府要及時出手之外,市場微觀主體——生豬養殖者也要理性看待豬肉價格上漲,及時出欄,避免大漲之后更多人進場養豬帶來的產能過剩價格大跌,造成損失,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需要市場主體共同維護。
孟瑋稱,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緊盯生豬市場動態,結合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分批次持續投放中央豬肉儲備,并督促指導各地同步投放豬肉儲備,必要時還會進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加強市場監管和預期引導,促進市場和價格平穩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