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部(USDA)近日發布10月全球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將2022/2023年度美國小麥出口量下調至7.75億蒲式耳,此前預估為8.25億蒲式耳。USDA稱,這將是自1971/1972年度以來,美國小麥出口量的最低水平。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本月發布報告稱,2022年全球谷物產量為27.68億噸(約為1017.0億蒲式耳),連續第二個月下調,環比減少590萬噸(約為2.17億蒲式耳),同比下降1.7%。小麥是三大谷物之一,USDA數據顯示,2021/2022年度,小麥約占全球谷物總產量的27.9%。USDA稱,美國是全球三大小麥主要出口國之一,約占全球出口份額的近11%。
(資料圖片)
USDA還表示, 雖然歐盟小麥出口量將有所增加,但受美國及阿根廷小麥出口量減少所累,將下調2022/2023年度全球小麥出口量60萬噸(約為2204萬蒲式耳),至2.08億噸(約為76.42億蒲式耳)。
光大期貨農產品研究總監王娜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除美國外,目前全球其他小麥出口國的出口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未來國際小麥價格將可能繼續上漲,或為全球通脹水平帶來壓力。”她認為,USDA下調美國小麥出口量,主要是受貿易因素和供應因素影響,其中貿易因素影響較大,“美元不斷走強,正削弱美國小麥的出口競爭力”。
強美元疊加極端氣候
在王娜看來,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元持續上漲,是USDA下調美國小麥出口量的主因。“美元不斷走強,導致美國出口的大宗商品價格缺乏競爭力。小麥進口國中有一些經濟不是很發達,對價格比較敏感,在美國小麥價格提升后,買家需求將受到影響。”她說。
截至13日,美元指數報113.39點,相較于年初已上漲了18.5%。
中信建投期貨首席研究員田亞雄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貿易因素中,運輸也是導致美國小麥出口受阻的原因之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水位較低,使得小麥等農作物運出碼頭的速度更慢、成本更高。”他說。
美國氣象局稱,在美國各地,目前有98個河流水位已低于設定的低水位閾值,其中大部分位于密西西比河或其支流上。美國大豆運輸聯盟執行董事斯滕霍克(Mike Steenhoek)表示,由于航道深度和寬度的限制,駁船運力顯著下降,這給運價帶來了更大壓力,目前從圣路易斯發貨的運價較一年前上升了218%。
田亞雄同時稱,近幾個月,美國多次出現極端干旱天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收成。8月中下旬,美國聯邦政府宣布,該國科羅拉多河的干旱問題已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階段。受此影響,包括亞利桑那州等多個州不得不削減用水量,而亞利桑那州正是美國小麥的主要種植地。
USDA預計,2022/2023年度,美國小麥總產量為16.50億蒲式耳,此前預估為17.83億蒲式耳。同期,美國小麥單產量為46.5蒲式耳/英畝,此前預估為47.5蒲式耳/英畝。
全球小麥供應再添變數?
“美國是全球主要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其出口量的增減將直接影響全球小麥供應量。況且,由于單產提高,美國 2022/23年度春小麥產量處于豐產狀態,市場曾對該年度美國小麥出口寄予厚望。”王娜表示,USDA下調2022/2023年度美國小麥出口預期,或為未來全球小麥供應再添不利影響。
USDA曾于7月表示,2022/2023年度,美國硬紅春小麥的產量較高,預計將達4.57億蒲式耳,同比增長54%。一般而言,春小麥產量約占美國小麥總產量的25%。
在田亞雄看來,USDA調降美國小麥出口預期,處在一個較為不利的時間節點上,讓當下小麥市場供應進一步偏緊。“受烏克蘭局勢、天氣等因素影響,目前烏克蘭等全球其他小麥出口國的供應和出口均有較大不確定性。這意味著,未來可能沒有多少國家與地區有能力填補美國小麥出口預期下降遺留的空白。”他說。
USDA稱,美國、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阿根廷、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約占世界小麥出口份額的90%。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7日發布報告稱,“黑海谷物倡議”在11月之后能否延期的不確定性加強,而烏克蘭的出口能力將受此影響。烏克蘭谷物協會預計,該國2022/2023年度的小麥出口量將為1000萬噸(約合3.67億蒲式耳)。根據烏克蘭農業部的數據,該國在2021/2022年度的小麥出口量略高于1800萬噸(約合6.61億蒲式耳)。
王娜認為,目前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多個小麥出口國出口預期下降,或將繼續推高國際小麥價格,“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糧價已連續多月回落,而小麥則成為了為數不多仍在上漲的品種。如果小麥價格再掀漲勢,將不利于全球農產品通脹緩解”。
FAO的數據顯示,9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為136.3點,環比下降1.1%,已連續第六個月回落。不過,9月,谷物價格指數環比上漲1.5%。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數據顯示,美國小麥期貨價格于9月上漲了約17.6%。
王娜稱,如果國際小麥價格繼續上行,或進一步加劇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通脹水平。“相對于供應端而言,農產品下游的需求比較剛性。雖然需求可能有變化,但變化不會有供應端那么大。這意味著,在全球多數小麥出口國收緊出口后,一些發展中國家將不得不通過高價購買小麥,以滿足本國的糧食需求。”她說,“在美國通脹高企的背景下,美聯儲料將繼續收緊貨幣政策,這或將進一步削弱美國小麥的競爭力。而全球其他國家與地區提振出口的變量則在于烏克蘭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