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漲幅已回落至二級預警區間。
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公眾號11月15日消息顯示,據發改委監測,11月7日-11日當周,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價格周均價同比漲幅由超過40%收窄至30%—40%之間,由《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下稱《預案》)確定的過度上漲一級預警區間回落至二級預警區間。
【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同日也表示,從豬肉供給看,豬肉價格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目前生豬產能、生豬存欄保持總體穩定,生豬生產處在合理水平,不支持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豬價連續三周下跌
去年6月,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預案》,新增“能繁母豬存欄量變化率”和“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價格”兩項預警指標,通過劃設預警區間對預警進行分級;并且分設常規儲備和臨時儲備進行調控。
《預案》顯示,僅就36個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價格這一指標來看,其當周平均價同比漲幅在30%-40%之間時,發布二級預警;同比漲幅超過40%時,發布一級預警?!额A案》規定,在市場周期性波動情形下,過度上漲二級預警發布時啟動儲備投放;一級預警發布時加大投放力度。
華西證券11月13日研報指出,豬易通數據顯示,全國生豬均價已連續三周下跌。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統計數據也顯示,10月30日以來,全國生豬價格出現明顯回落,截至發稿,生豬價格仍穩定在29.4元/公斤。
發改委指出,當前生豬價格仍處于較高水平,接下來將密切跟蹤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建議養殖場(戶)保持正常生產經營節奏,防范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能繁母豬存欄量連續5個月上升
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10月份,CPI同比上漲2.1%,漲幅較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指出,受到生豬生產周期以及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等因素影響,加上上年同期基數較低,豬肉價格同比上漲51.8%,漲幅比上月擴大15.8個百分點,是推升CPI的主要因素。
付凌暉認為,從豬肉供給看,豬肉價格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基礎。目前,生豬產能、生豬存欄保持總體穩定,生豬生產處在合理水平,不支持豬肉價格大幅上漲。
農業農村部10月28日召開生豬生產供應視頻調度會,會議指出,當前生豬基礎產能穩固,能繁母豬存欄量、生豬存欄量、新生仔豬量均連續5個月以上回升,預計今后幾個月生豬上市量將穩定增加,保障元旦、春節期間豬肉市場供應有堅實的基礎。
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到今年三季度末,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已達到4362萬頭,相當于正常保有量的106.4%,產能大幅增加,處于黃色區域。
為繼續穩定豬肉市場供應,近期多個省市宣布投放儲備凍豬肉:
11月11日,天津宣布開啟凍豬肉儲備投放工作,投放將持續至11月25日,零售價格為15.23元/公斤。
11月14日,海南發改委宣布將于近日啟動省級豬肉儲備投放工作,重點保障元旦、春節及旅游旺季需求。其中,11月將投放至少1批次,12月和2023年1月進一步加大投放力度。海南發改委表示,將優先投放500噸的臨時儲備豬肉,投放第一批次后根據市場反應情況,再確定下批次投放數量。投放價格方面,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終端銷售價格,終端銷售價格將不高于市場價。
同日,江西商務廳通告顯示,將自11月16日啟動省級儲備豬肉投放工作,投放規模為600噸,銷售價格為24.2元/公斤,投放將持續至2023年1月31日(根據市場銷售情況,售完為止)。
華西證券研報觀點認為,展望后市,生豬價格將繼續窄幅調整,春節前旺季有望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