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逾2400億CXO龍頭又現巨額減持。
(資料圖)
機構重倉的藥明康德(603259)11月25日公告披露一份減持計劃。根據計劃,這家CXO龍頭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將在半年內減持公司65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達到2.2%。按照現有股價計算,此次減持計劃總金額超過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距離上一次減持完畢不到2個月。藥明康德在年內已經出現兩次大額減持,尤其在上次公布大額減持后,二級市場以跌停予以回應。目前,藥明康德股價已從去年最高點171.97元/股,一路跌至81.94元/股,市值已經腰斬。
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藥明康德股東數量達到30.38萬人,這也是上市以來最高數字,較今年年中增長40.39%。
股東年內接連套現
藥明康德公告顯示,公司在11月25日收到股東發出的《減持計劃告知函》,其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計劃根據市場情況,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A股股份。此次減持股份數量合計不超過6500萬股,即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2.2%。
此次減持將在今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期間實施。如果以藥明康德當前股價81.94元/股計算,此次減持總額達到53.26億元。
大額減持在藥明康德身上并不罕見。今年6月10日晚間,藥明康德曾發布減持計劃,其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不超過90日期間內合計減持不超過總股本3%的A股股份,減持股份數量達到8868萬股。
作為基金重倉股,如此大額減持計劃,勢必引起市場恐慌。減持公告發布次日,藥明康德股價立馬跌停。
今年9月30日,藥明康德上述減持期間屆滿,其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在7月27日至8月12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約2320.88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78%,平均成交價格為95.02元/股。其實控人及一致行動人成功套現金額達到22.05億元。
淪為“股東提款機”
藥明康德已經被資本市場視為“股東提款機”。
在今年5月底,藥明康德股東之一上海瀛翊投資中心(有限合伙)還曾一聲不吭減違規持近30億,后被處以2億元罰款。這也成為新《證券法》實施以來因違規減持被處罰的首個案例,處罰金額也刷新了A股歷史上因違規減持罰款金額的最高紀錄。
實際上,機構集體出走早在去年第二季度便開始出現,曾經重倉藥明康德的高瓴資本以及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基金,在藥明康德2021年中報披露的前10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均“消失”。
去年7月中旬,藥明康德股價達到歷史最高峰171.97元/股,總市值逼近5000億元。而截至今年11月25日收盤,藥明康德股價跌至81.94萬/股,市值縮水達到52.35%。
不過,有意思的是,與上述機構與股東先后用行動宣告離場不同,明星基金經理葛蘭反倒在近期持續看好藥明康德,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基金近兩個季度連續加倉該公司。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藥明康德仍舊為明星基金經理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第二大重倉股。相比于今年年中,中歐醫療健康基金增持藥明康德65.71萬股,持股比例升至2.09%。只不過,中歐醫療健康基金今年以來業績并不理想,最近一年業績虧損達30%以上。
業績高增長形成反差
雖然股東與機構持續減持,在二級市場上造成了較大恐慌情緒。但作為CXO行業的國內龍頭,藥明康德在今年保持著業績高速增長。
根據藥明康德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其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6.38億元,同比增長77.76%;凈利潤27.42億元,同比增長209.11%。今年前三季度,藥明康德實現營收283.95億元,同比增長71.9%;歸母凈利潤73.78億元,同比增長107.1%。
此外,藥明康德還將2022年全年收入增長目標由68%-72%調整至70%-72%。
一面是股東接連大額減持,一面是業績迎來爆發。不斷下跌的股價與持續上漲的業績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也令藥明康德出現了歷史最低估值,其當前的動態市盈率不到25倍。
但從整個CXO行業來看,并非所有企業都有著高速增長,行業分化頗為明顯。既有業績高速增長的如博騰股份(增長337.42%)、凱萊英(增長291.58%),也有不少利潤增幅不高甚至下滑的,比如百花醫藥利潤下滑79.97%,藥石科技利潤下滑43.57%,博濟醫藥利潤下滑35.72%。
目前,市場對于CXO板塊的疑慮在于國內外醫藥融資規模減少。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發生投融資事件20起,環比減少45.95%;投融資金額1.77億美元,環比減少51.9%。2022年10月,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發生投融資事件75起,環比增加1.93%;投融資金額25.40億美元,環比下降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