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11月21日至25日),A股窄幅震蕩,滬指周漲0.14%,收于3100點上方。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全周分別下跌2.47%和3.36%。
(相關資料圖)
上周權重股表現相對活躍,申萬一級行業中,房地產、銀行和煤炭行業漲幅領先,社會服務、計算機和傳媒行業跌幅居前。熱門板塊中,大基建央企概念最為亮眼,指數周漲近10%,而醫藥、鋰電、儲能等多個賽道板塊“啞火”。
伴隨市場整體表現平淡,周內機構調研熱度較前周略有下降。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有164家A股公司于上周接待機構并披露了活動記錄,其中以醫藥生物、電子和機械設備行業公司居多。而獲調研股中,僅有逾三成一周股價上漲。
中國中鐵首次披露調研
上周機構扎堆調研現象減少。Choice數據顯示,周內僅有青鳥消防、仙琚制藥迎來超百家機構調研。此外,億田智能 、亞鉀國際 、埃斯頓等15家公司接待了50家以上的機構。
盡管大規模組團調研減少,但明星焦點公司頻頻現身:比亞迪一周之內披露了7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牧原股份、京東方A、中國中鐵、溫氏股份、云南白藥等多個千億市值龍頭公司也受到機構關注;恩捷股份在披露董事長和副董事長被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后迅速迎來機構“叩門”,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數據顯示,中國中鐵為首次披露調研活動記錄。11月23日,中國中鐵以電話交流方式接待了中加基金、天弘基金、中信證券等17家機構。上周,以中字頭為首的大基建央企板塊走強,其中,中國中鐵周漲11.47%,最新收于5.83元/股,總市值約1362億元。
中國中鐵在調研中重點介紹了公司新興業務領域的發展、對房地產業務的展望等。據介紹,新興業務領域是中國中鐵的重點培育板塊。公司持續加強水利水電、清潔能源、港口航道、海上風電、抽水蓄能、調水工程等新興領域的拓展力度,加速開啟“第二曲線”增長極。其中,水利水電業務作為中國中鐵“第二曲線”核心領域,前三季度完成新簽合同額1222.3億元,同比增長682%。
就房地產板塊業務,中國中鐵稱,公司新增的土地儲備主要集中在一線和二線核心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廣州、蘇州、成都、合肥、武漢、西安、昆明等城市。
中國中鐵還表示,今年以來,國家根據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情況,適時調整相關調控政策,強調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各部委在貸款、設備等方面頻繁釋放積極政策,各地政府也積極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確保支持剛需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近期央行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關于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公布了十六條利好房地產市場的金融政策,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但是基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房地產行業去杠桿庫存持續大背景下,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的態勢還沒發生反轉,房地產企業銷售繼續承壓,市場有待進一步恢復。
青鳥消防最受青睞
再看上周接待機構最多的青鳥消防。該公司近期消息不斷,定增項目剛剛落地,又獲得董事長增持。
青鳥消防11月20日晚間公告17.35億元的定增項目完成,共有中集集團、富國基金、中歐基金、UBS AG、華夏基金等8家公司/投資機構獲配。其中,中集集團獲配近12億元,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8.86%,由此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
次日,青鳥消防披露,董事長蔡為民擬通過與北京北大青鳥環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議受讓的方式增持公司股份。轉讓價格為24.54元/股,總轉讓價款為11.02億元。增持完成后,蔡為民持股比例將由此前的9.85%提升至17.81%。
隨后11月22日,JP Morgan、工銀瑞信、嘉實基金等150多家機構調研了青鳥消防。調研中,青鳥消防對最新再融資與董事長增持情況均進行了介紹。
青鳥消防表示,定增將帶來以下效益:17億元~18億元的募集資金對公司未來3-5年發展尤其是未來1年是很重要的資金保障;股東結構優化。股東結構進一步優化,有益于公司行穩致遠;資金帶來的產業升維。公司在未來的產品開發、產能配置和產能彈性均衡帶來的產品品質和降本增效方面會實現進一步產業升維。對未來產品結構、質量、規模方面是很深的保障;協同。中集集團入資會帶來與公司的業務協同和合作,尤其是在行業的場景應用方面等。
就定增引入中集集團后,雙方是否在具體領域和方向上有合作。青鳥消防透露,中集集團注資一方面看好消防電子行業,看好公司在消防電子行業的實力。在應用場景端,中集集團對公司會有一定助力,中集集團產業本身也涉及消防電子產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中集集團布局儲能,公司相信未來會有合作。中集集團在供應鏈方面也有優勢,會對公司形成助力。中集集團在船舶、空港領域是很重要的供應商。
此外,就董事長增持,青鳥消防稱此次增持是公司上市以來最大的一次管理層增持,是公司治理結構優化下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