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出品 文丨瀟瀟
爆料郵箱:gaoyue@ifeng.com
記者微信:gao2010yue
(資料圖)
核心提示:
1、近日,九江銀行因通過同業投資隱匿不良資產、違規展期延緩風險暴露等8項違規被重罰330萬元。此前,該行也曾因貸款五級分類失真,以貸還貸、以貸收息方式延緩風險暴露等違規被罰。
2、九江銀行近5年不良貸款余額逐年攀升。2018年至今年9月末,九江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從28.28億元增至48.18億元,增幅達70%。該行不良貸款率近5年先降后升,2021年是轉折點。2018年末至2021年末,九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1.99%降至1.41%。今年以來,該行不良貸款率由降轉升,截至今年9月末已達1.71%,較去年末大幅增加21.28%,同比增幅40.16%。
3、九江銀行2020年、2021年、2022年6月末的房地產貸款占比分別為28.1%、25.9%、23%,占比雖然持續下降,但仍超出22.5%的監管“紅線”。
4、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梳理Wind統計數據發現,今年以來,九江銀行下跌9.25%;更為慘淡的是,在近一年的249個交易日中,九江銀行有159天零成交,零成交天數占比高達64%。
鳳凰網財經訊又見銀行隱匿不良資產被罰!
11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披露,九江銀行因通過同業投資隱匿不良資產、違規展期延緩風險暴露等8項違規被重罰330萬元。5位責任人被罰,其中現任副董事長、前行長潘明對該行違規展期延緩風險暴露負有責任,被罰50萬元。
銀保監會官網截圖
這并不是九江銀行首次因不良資產相關問題被罰。2019年11月8日,九江銀行景德鎮分行因貸款五級分類失真被罰20萬元。次年12月,因通過以貸還貸、以貸收息方式延緩風險暴露等違規,九江銀行南昌分行被罰80萬元。
銀保監會官網截圖
此外,據多家自媒體報道,2020-2022年,江西輝龍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輝龍公司”)三次向江西銀保監局舉報,稱九江銀行洪都支行違規處置不良貸款。
一份網傳截圖顯示,輝龍公司收到江西銀保監局回復的調查意見書(贛銀保監舉【2020】438號),根據意見書內容,核實九江銀行存在違規處理不良貸款的行為。
網絡截圖
為了核實“輝龍公司舉報九江銀行違規處理不良貸款”一事是否屬實,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于11月25日分別致電輝龍公司和九江銀行。其中,輝龍公司電話無人接聽,九江銀行客服表示求證問題已記錄、后續有專人回復。截至發稿,暫未收到九江銀行的答復。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注意到,九江銀行近兩起隱匿不良資產罰單的披露日期相差快兩年,但九江銀行、九江銀行南昌分行被處罰的日期同在2020年11月23日。據九江銀行財報顯示,該行2020年的不良貸款率為1.55%,同比下降0.16個百分點。
縱觀九江銀行近5年的財報數據,其不良貸款余額逐年攀升;不良貸款率先降后升,2021年是轉折點。
2018年至2021年,九江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從28.28億元增至35.14億元,增幅達24.26%;今年以來,該行不良貸款余額迅速上升,截至9月末已達48.18億元,較去年末增幅37.11%,近4年增幅達70.37%。
與不良貸款余額逐年升高的走勢不同,不良貸款率先降后升,2021年是轉折點。2018年至2021年,九江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從1.99%降至1.41%,期間降幅達29.15%;今年以來,該行不良貸款率由降轉升,截至今年9月末已達1.71%,較去年末大幅增加21.28%,同比增幅40.16%。
九江銀行不良貸款金額與不良率變化圖
《經濟日報》2019年1月曾發表關于銀行掩蓋不良貸款危害性的文章。文章表示,銀行人為掩蓋不良貸款危害非常嚴重。一方面,很容易使銀行喪失對不良貸款及時處置的大好時機,不但積累風險,也降低了銀行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影響了銀行正常經營和營利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不良貸款數據不真實,影響監管政策的制定,會導致監管部門難有針對性地采取監管措施,極易導致金融風險。
除了隱匿不良資產,九江銀行近幾年還頻繁出現貸款被挪用的情況。2018年9月,九江銀行吉安分行因貸款資金被挪用被罰30萬元。2021年1月,九江銀行上饒分行因信貸資金被挪用于購買股票被罰25萬元;同年4月,九江銀行吉安分行因信貸資金被挪用被罰20萬元。今年以來,九江銀行崇義支行、景德鎮分行都因貸款資金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而受罰。
九江銀行近五年罰單情況
踩雷恒大 涉房貸款連續兩年半超標
九江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雙雙大幅上升或與踩雷恒大有關。
據恒大2021中報披露,九江銀行是恒大20家主要來往銀行之一。天眼查顯示,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九江銀行新余分行起訴恒大地產、恒大地產集團海南有限公司,新余福辰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庭日期為今年9月1日,截止目前,尚未披露最新進展。
天眼查截圖
踩雷恒大的同時,九江銀行的涉房貸款集中度持續超標。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據財報統計,該行2020年、2021年、2022年6月末的房地產貸款占比分別為28.1%、25.9%、23%,占比雖然持續下降,但仍超出22.5%的監管“紅線”。
2020年底,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對房地產貸款余額占比設置上限,對超出管理規定的銀行設置2-4年的過渡期。九江銀行作為城商行,其適用的指標上限為22.5%,需要在2024年底完成壓降。
不過,過渡期在近日有了新的執行標準。央行、銀保監會11月23日發布的《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明確,對于受疫情等客觀原因影響不能如期滿足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或人民銀行分支機構、銀保監會派出機構根據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有關規定,基于實際情況并經客觀評估,合理延長其過渡期。
股市頻繁零成交 股權流拍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股價走勢也代表著投資者對一只股票最真實的態度。
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梳理Wind統計數據發現,今年以來,九江銀行下跌9.25%;更為慘淡的是,在近一年的249個交易日中,九江銀行有159天零成交,零成交天數占比高達64%,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態度十分明顯。
不僅如此,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在阿里法拍平臺發現了多筆關于九江銀行股權的拍賣信息,結果全部都是流拍,無人出價。
2021年是九江銀行股權被拍賣的高峰期,只7-8兩個月間被拍賣次數就有多達8筆,均已流拍告終。
阿里法拍平臺截圖
今年7月,楊某持有的7.35萬股九江銀行評估價84.53萬元,第一次以59.17萬元的價格打7折進行拍賣,相當于8.05元/股,結果流拍;一個月后,又以47.33萬元的價格打5.6折進行二次拍賣,相當于6.44元/股,再次流拍。值得注意的是,九江銀行當時的股價為10.6港元,二拍價格較同期股價打了6.6折仍無人出價。
阿里法拍平臺截圖
有分析人士表示,當有大額銀行股權拍賣時,多會拆分為多筆分別拍賣,主要原因之一是為降低門檻,吸引更多潛在買家,減少流拍可能。而今年8月拍賣的楊某所持有的九江銀行股權數量只有7.35萬股,起拍價僅47.33萬元,與動輒上億元的股權拍賣相比,門檻已經很低。而且,九江銀行已經上市,股票的流動性要比非上市銀行方便的多。這種情況下,比評估價打5.6折,比當時股價打6.6折的九江銀行股權仍然流拍,說明投資者對其不看好。而九江銀行在二級市場過多的“零成交”情況或許也是讓投資者不敢輕易接盤的原因之一。
未來,九江銀行能否改善內控,改變不良率上升的現狀,并繼續壓降涉房貸款占比,鳳凰網財經《銀行財眼》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