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上市食品巨頭溫氏股份宣布史上最大規模公司股份回購用于實施員工持股激勵計劃。
【資料圖】
具體而言,溫氏股份計劃以自有資金最高18億元且最低9億元回購公司股票,用于員工持股激勵。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也是溫氏股份自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公司股票回購。此外,業內認為,隨著三季度豬價沖高,溫氏股份也有望從上半年的虧損陰霾中走出來,實現全年凈利潤扭虧為盈。
史上最大規模回購
12月4日晚,溫氏股份公告顯示,公司擬以自有資金不超過人民幣18億元且不低于9億元(均含本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票,用于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回購價格不超過27.32元/股(含),按回購價格上限及回購金額上下限,預計回購股份數量為3294.29萬股至6588.58萬股,約占公司截至2022年12月1日收市后總股本的0.50%至1.01%。回購期限為自董事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股份議案之日起不超過12 個月。
溫氏股份表示:“本次回購股份反映了管理層對公司內在價值和未來發展規劃的堅定信心,有利于維護廣大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本次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有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長效激勵機制,提升團隊凝聚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有利于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財務數據方面,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98.35億元,負債總額為59.72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0.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360.31億元,流動資產為36.41億元。按2022年9月30日的財務數據測算,本次回購資金總額的上限人民幣18億元占公司總資產、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1.83%、5.00%、4.94%。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回購也是溫氏股份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回購計劃。Wind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溫氏股份曾先后進行6次股份回購,回購數量為34.76萬股至2167.88萬股不等,涉及金額在317.98萬元到1.87億元之間,而本次擬斥資不低于9億元不高于18億元回購可謂史上最大手筆。
就回購價格而言,溫氏股份本次擬回購價格最高為27.32元/股,為該公司近三年以來的股價的高位水平。截至12月2日收盤,溫氏股份報18.51元,當日漲3.23%,近一個月累計跌11.48%。
近一個月溫氏股份遭北向資金堅持不斷。12月2日當日北向資金凈賣出溫氏股份213.18萬股,占當日成交量比例為3.15%;近30日累計凈賣出832.99萬股。從減持金額來看,以減持數量和成交均價為基準進行測算,北向資金12月2日凈賣出溫氏股份3905.47萬元,近30日累計凈賣出1.51億元。
三季度已扭虧為盈
全年仍有望盈利
今年10月豬價大幅上漲,三季度以來,溫氏股份也擺脫了虧損局面,實現扭虧為盈。
2022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對豬肉價格的調控主要以收儲為主,豬價自4月開始觸底反彈大幅拉漲。9月開始,政策轉向放儲,首次投放為9月8日,但今年10月豬價大幅上漲,一度上漲到一級預警區間。
10月份豬價沖高直接拉高了上市豬企的銷售收入,數據顯示,溫氏股份10月銷售肉豬165.2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54.74億元,環比增長18.69%,同比增長120.19%。
隨著三季度單季營收同比增長52.61%至243.25億元,凈利潤大增158.43%至42.1億元,財報顯示,溫氏股份前三季度已實現營收558.61億元,同比增長19.95%;歸母凈利潤6.86億元,同比增長107.07%。
華西證券研報指出,從需求端來看,近日,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自北向南經歷了一輪大范圍寒潮降溫過程,目前尚在持續,利好豬肉消費需求,且雨雪天氣影響運輸也有可能抬升豬價;另外,疫情防控政策出現進一步調整,餐飲消費有望恢復;隨著天氣轉冷,南方開始腌制臘肉,短期提振需求。從供給端來看,目前根據能繁母豬存欄量數據推演,生豬供應持續減少,二次育肥和大體重豬的陸續出欄短期支撐供給,可能會帶來消費旺季不旺的現象。2022年10月,能繁母豬存欄量環比+0.4%,同比+0.7%,相比于10月生豬價格的快速上漲來看,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恢復幅度較小,利好明年豬價。
華安證券研報也表示,部分豬企頭均市值已處歷史底部區域,繼續推薦生豬養殖板塊。一線龍頭豬企估值已跌至低位,后期或出現利多因素,如2023年主流豬企出欄量將進一步提升,頭均市值將繼續回落;豬價回落速度或慢于預期,2023年主流豬企或實現利潤同比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