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藍鯨保險獲悉,12月8日,上海銀保監局聯合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共同發布《關于依法打擊保險領域代理投訴舉報黑產優化營商環境的通告》(下稱《通告》),明確提出開展聯合整治,優化營商環境,依法打擊人身險領域不良代理組織或個人的違法違規活動。
《通告》強調將依法懲治人身險領域違法犯罪。建立六部門聯合打擊機制,綜合運用監管科技手段,發揮大數據集中管理優勢,實施信息共享和精準打擊。加強“行刑銜接”,充分發揮監管部門專業監管與公安機關偵查手段的聯合優勢,深挖“代理退保”黑產犯罪行為。
《通告》提醒稱,保險消費者應正確認識保險產品特性,根據自身風險保障需求,加強與保險公司的溝通,嚴防“退保黑產”誘惑,謹慎衡量是否有必要終止保險合同。“代理退保”黑產與正當維權不同。正當維權是保險合同爭議雙方擺事實講道理,通過協商、調解、投訴、訴訟等方式化解矛盾糾紛。而“代理退保”黑產則罔顧事實、制造矛盾、違背誠信,通過煽動消費者過度維權和“綁架”保險公司,借“維權”之名行非法套利之實。
《通告》中列舉了“代理退保”黑產的慣用手段,即以“代理退保維權”“退舊投新”“高收益”“全額退保退息”等名義,發布信息和廣告,收集客戶敏感信息,煽動、唆使或協助保險消費者偽造證據進行舉報投訴并委托其“代理維權”,阻止保險消費者與保險公司、監管部門、司法機關有效溝通,甚至采用纏訪鬧訪等手段,以達到其收取高額代理手續費、唆使保險消費者轉購非法理財產品或參與非法集資等目的。
基于“代理退保”黑產所帶來的風險,《通告》強調消費者要樹立依法維權意識。保險消費者要根據自身需求、經濟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購買合適的保險產品,樹立理性消費觀念,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如果因民事糾紛與保險公司發生爭議,應采用正當的維權途徑。
消費者首先可通過保險公司公布的全國統一客服熱線、官網、郵寄信件、上門等方式反映訴求。其次可聯系上海銀行業保險業糾紛調解中心等專業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也可以通過監管部門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訴求,或通過仲裁、訴訟等法律途徑解決。
保險行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已迫在眉睫,過去“大進大出”的模式必須堅決摒棄。保險公司應大力推進依法經營,優化保險產品和服務模式,努力提升保險服務質效。要完善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機制,暢通投訴渠道,強化投訴管理,有效提升客戶滿意度。要加強保險從業人員的依法經營和誠實守信教育,嚴控銷售流程,強化風險教育,嚴禁從業人員利用誤導、誘騙等方式,引導消費者購買不適當的保險產品。
此前,上海銀保監局聯合相關部門構建預防和打擊并舉的“天網”,已在有效解決“退保黑產”涉及面廣、涉眾性強、風險隱蔽、危害巨大等難點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數據顯示,目前,相關涉案人數達97人,提起公訴76人,法院已判決73人,有效凈化了金融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