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2月16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
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在接受財聯社采訪時表示,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助于給市場建立一個良好預期。“預計中國經濟二季度也會有一個好的回升狀態,明年全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5%以上。”姚景源說,當前物價的低位也為明年的貨幣政策提供良好空間。在財政政策上,建議明年把預算和財政赤字再高點設置,起碼達到3%以上。各項政策措施下,明年穩增長的任務能夠實現。
具體到明年出口和消費的表現看,姚景源表示,當前外部需求是在轉弱,但明年出口的表現會比今年好,明年出口還能保持一定增長。在消費上,消費的復蘇會有一個過渡期,但隨著元旦和春節的到來,消費數據將有望回升。
(相關資料圖)
會議還提出, 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對此,姚景源表示,明年還是要力求其穩定發展。除了在供給段扎扎實實加大力度以外,還要在需求端方面研究出臺有實效的政策措施。
此外,姚景源還建議,明年首先還是要穩增長,一定要讓整個經濟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這樣才能把預期由弱轉強。他還認為,明年就業壓力會更大,除了在保持存量的就業政策以外,還要在增量政策上想辦法。
“預計明年二季度經濟會有好的回升,明年GDP增速在5%以上”
財聯社:在你看來,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什么信號?
姚景源: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助于給市場建立一個良好預期,釋放了中國經濟明年回穩向好的積極信號。中國經濟仍然在三重壓力之下,尤其是預期轉弱問題。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預期方面給大家一個明確的信號,我們現在處于疫情防控的過渡期,明年是二十大后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重要一年,盡管面對著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但是中國有能力、有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實際上,根據會議提出的各種政策措施,相信明年的國民經濟會有一個較好的回升狀態。
財聯社:會議也提出,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對于明年整體經濟形勢,你的整體判斷是怎樣的?
姚景源:明年二季度,預計有很多新的變化,屆時疫情也會有一個新的局面,中國經濟二季度也會有一個好的回升狀態。
我判斷明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5%以上,另外如果我們在就業方面能有一些更為扎實的增量政策,也有助于這個目標的實現。另外明年物價形勢會更好,截至目前,今年我國物價上漲幅度在2%,當前物價的低位也為明年的貨幣政策提供良好空間。今年中國財政赤字達到2.8%,處于低位水平。看一下歷年數據,2019年為2.8%,2020年為3.6%,2021年為3.2%,今年退的幅度太大。但去年我們也沒有意識到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這么大,所以我也一直主張,明年把預算和財政赤字再高點設置,起碼達到3%以上。接下來再用錢研究如何擴大投資,如何發揮消費的作用,如何深化改革和穩增長、穩就業。各項政策措施下,我覺得明年穩增長的任務能夠實現,但明年改革任務恐怕更為艱巨。
此外,我還覺得明年在設置經濟目標時,應該設置在5%以上,這樣才能給市場主體和民眾更好的預期。中國今年在解決供給沖擊和需求收縮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在預期轉弱方面還是欠火候,所以明年一定要提高市場主體和廣大民眾的預期,讓其由弱轉強。
“外部需求在轉弱,但明年出口的表現會比今年好”
財聯社:具體來看當前的經濟形勢,11月出口增速的跌幅繼續擴大,表明外部需求在萎縮。你如何看待明年中國外部的需求形勢?
姚景源:美聯儲持續加息導致全世界非美元貨幣較大幅度貶值,疊加歐洲高通脹導致全球經濟復蘇出現停滯,甚至出現衰退跡象,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最大問題就是外部需求軟弱,進而導致出口受到影響。
從9月開始,出口數據開始下降,10月和11月依然在回落。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以美元計價,我國11月份出口同比增長負8.7%。所以,當前外部需求是在轉弱。
但我認為明年出口的表現會比今年好。現在看美國通脹率比預期還要低,盡管美聯儲還是表示要繼續抑制通脹,甚至提出2%的目標,但還有比較大的距離。另外我覺得明年美聯儲的加息不會像今年這么頻繁,而且力度不會像今年這么大。現在回過頭來看,整個世界形勢很嚴峻,我們的企業現在正在主動采取措施,像廣東、浙江、福建、江蘇這些地區組團出海搶訂單,這能穩定老客戶,開拓新客戶,穩定老產品,拓展新產品。疫情3年來,中國沿海地區往往都是先有動作,然后其他省份再跟進。另外,我還主張明年在出口上,能夠出臺一些扶持政策。中國有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明年在出口這輛“馬車”上,還能保持一定增長。
“春節前后消費有望回升”
財聯社:會議提出,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你如何看待未來一段時間消費的表現?
姚景源:現在看,疫情帶來的一個比較大的沖擊是表現在消費上面。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表現看,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271億元,同比下降0.5%;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615億元,同比下降5.9%。
消費作為被疫情直接沖擊的行業,目前的數據在預判當中,隨著各地落實“20條”和“新10條”,消費的復蘇會有一個過渡期。目前看12月消費表現可能還是不行,但隨著元旦和春節的到來,消費數據將有望回升。
“要在需求端方面研究出臺有實效的房地產政策”
財聯社:會議提出, 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你如何看待明年房地產市場的表現?
姚景源:今年1—9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3559億元,同比下降8.0%;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13945億元,同比下降8.8%;1—11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23863億元,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資94016億元,下降9.2%。從數據上看,在房地產問題上,明年還是要力求其穩定發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的分析研判非常重要且科學,尤其是研究房地產如何實現新的發展過渡。房地產“三支箭”和“金融16條”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但這些政策還都是集中在供給端。要落實好此次會議的精神,我覺得除了在供給段扎扎實實加大力度以外,還要努力在需求端方面研究出臺有實效的政策措施,這樣能夠使得房地產會保持一個好狀態。也就是說,在滿足剛性需求的基礎上,同時要更多考慮和鼓勵改善性住房的發展。
另外,我覺得對房地產投資的恢復不能急,還是要想辦法從根本上來解決房地產的問題,讓它能實現健康發展、良性循環,能夠多渠道保障供給。我看到有的地方有些操之過急,還是要好好研究,落實好中央出臺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等一系列方針政策。
“明年一定要穩住經濟增長,就業應該在增量政策上想些辦法”
財聯社:對明年的經濟發展,你還有哪些建議?
姚景源:首先,中央明確提出明年要穩字當頭,就是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但要注意到,11月份,受疫情大面積反彈、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影響,就業壓力有所上升,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比10月上升0.2個百分點。各地在疫情防控方面如今在執行“20條”和“新10條”,這個階段有這樣的表現也是意料之中,過了這段時間就會有所好轉。
明年首先還是要穩增長,一定要讓整個經濟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這樣才能把預期由弱轉強。社會預期上去了,經濟增長和社會活力就會顯現,就業也能得到好轉。但也要注意到,明年就業壓力會更大,今年大學畢業生是1076萬,明年是1100萬,疫情3年來,還有很多大學生就業沒有落實,恐怕明年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就業是民生之本,我們經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老百姓有了就業,就有了錢,然后才能消費,社會也會很穩定。疫情這3年,我們在就業方面政策更多的還是存量政策,就是企業要穩住就業,不裁員、不下崗,然后政府給企業減稅或者一定的補貼等。我覺得明年在保持存量政策以外,還要在增量政策上想辦法。比如,很多地區在布局創新中心或者研究中心,能不能讓這些地區爭取多安置一些大學生,讓他們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此外,政府還可以在吸納新增就業、補貼等方面有更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