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在內外環境持續改善背景下,A股依舊維持偏強運行格局。從倉位數據方面反映出的私募情緒上看,整體也繼續維著持正面和積極。
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回升至78.66%,在此前一周基礎上提升了0.31個百分點,且這已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周上漲。
(相關資料圖)
數據來源:私募排排網
具體來看,百億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6.70%,是不同規模股票私募中倉位最高的,百億股票私募倉位指數也較此前一周提升了1.03個百分點,加倉力度較其他規模股票私募更大。
業內人士表示,在基本面沒有變化的前提下,年末市場中,股票私募較為傾向順勢而為。不過,基于A股絕大部分指數估值依舊處在合理偏低水平的判斷,不少私募機構建議適度提高對權益市場的配置并提高對短期波動的容忍度。而從布局方向上看,明年應兼顧價值與成長,聚焦基本面,挖掘投資機會。
私募倉位繼續提升
從私募倉位變化方面反映出的情況來看,在年末市場中,順勢而為已成為私募的主流操作。
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回升至78.66%,在此前一周基礎上提升了0.31個百分點,且這已是該指數連續第二周上漲。
圖片來源:私募排排網
具體來看,56.92%的股票私募處于滿倉狀態(倉位>80%),中等倉位(50%≤倉位≤80%)私募占比提升至28.61%,主要是空倉(倉位<20%)私募占比下降至1.22%。
分規模來看,數據顯示,區間內,大型和中型私募都選擇持續加倉,其中百億私募加倉力度最猛,目前倉位指數最高,唯獨小型私募則在經過了一段時間大漲之后,更加傾向于減倉保收益。
圖片來源:私募排排網
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百億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6.70%,在不同規模股票私募中倉位最高,較此前一周提升了1.03個百分點,加倉力度也是不同規模股票私募中力度最大的。進一步來看,主要是中等倉位(50%≤倉位≤80%)百億股票私募占比大幅提升至39.74%,而低倉位(20%≤倉位<50%)百億規模股票私募和空倉(倉位<20%)百億股票私募占比分別大幅下降至9.83%和0.21%,另外滿倉(倉位>80%)百億股票私募占比為50.21%。
但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大、中型股票私募倉位大幅上升的同時,小私募則開始減倉操作,數據顯示,截至12月9日,五億規模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為75.43%,較此前一周下降了2.48個百分點。
股票私募大“回血”
2022年來,面對A股市場風格巨變,私募業一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不過,就在A股反彈的11月份,私募整體也迎來了大“回血”。
私募排排網的數據顯示,11月有業績更新且旗下至少有3只產品處于運行狀態的2668家私募,平均收益率為3.81%,其中股票策略私募以4.79%的平均收益奪得各大策略業績冠軍。而在今年前10個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平均回撤幅度為11.74%,股票策略曾以17.57%的回撤幅度墊底。
此外,在有業績記錄且產品業績展示大于3只的88家百億私募中,在11月中實現正收益的有76家,占比86.36%,其中單月收益超10%的有11家,占比12.5%。另外,有12家百億私募憑借11月收益實現年內收益轉正。而截至11月底,今年共有27家百億私募年內取得正收益。迎水投資、思勰投資、佳期投資、玖灜資產、上海寬德等收益率居前。
上述機構取得亮眼業績的背后,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市場震蕩調整時堅定布局。比如,百億私募仁橋資產就在其發布的觀點中表示,不知不覺之中,左側布局的窗口期已經關閉了,市場隨即進入右側演繹的階段。展望未來,相信影響市場的諸多因子都發生了重大轉變,而這樣的轉變是趨勢性的。
還有一些股票私募盡管年內收益尚未轉正,但11月的業績反彈相當驚人。
數據顯示,11月重陽投資旗下多只產品凈值上漲15%左右,由高毅資產知名基金經理邱國鷺執掌的私募產品11月份凈值漲幅達25.22%,景林資產合伙人高云程管理的私募產品凈值也大幅上漲30.83%。
在近期路演以及與投資者的線上交流中,景林多次表態看多港股,表示港股目前估值極度便宜,上漲空間很可能大于下跌風險,風險調整后收益已極具吸引力。上月,景林資產更是再次表示,A股、港股市場大概率處于或者已經度過了最悲觀的時刻,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賣出被嚴重低估的公司,而應更專注于檢驗這些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變化。
均衡布局后市
時值歲末,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持續優化以及穩增長政策的不斷發力,上市公司業績將逐步修復,做多窗口已經打開。不少機構表示,受益于經濟復蘇的消費、醫藥等板塊,以及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制造業均將迎來布局良機。
“11月以來,此前壓制市場風險偏好的諸多因素明顯得到改善,投資者雖然比較謹慎,但部分相對理性的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最近開始詢問合適的加倉時點。后續隨著A股企穩反彈、賺錢效應顯現,私募發行市場也將逐步回暖。”有私募業內人士就表示。
展望未來,盤京投資董事長莊濤也看好接下來的市場,一是,目前防疫政策“邊際放開”,以中國經濟的強韌程度和中國人民的勤勉程度,無論是經濟還是企業都有希望。二是,政策方面,未來可能會有一系列對經濟的提振手段,扶持制造業及新興產業。三是,“放開”需要一個過程,不排除整個經濟仍然偏弱,政府釋放流動性,寬松已成定局。那么,流動性寬松就是股市看好的最重要理由。
不過,面對2023年的行情,從私募整體布局上看也仍有一定分歧。
雪球副總裁夏凡指出,10月下旬以來,A股和港股出現了反彈,帶動諸多百億私募凈值也出現了一輪快速修復。隨著市場底部反彈的推進,部分行業和個股的反彈速度明顯較快,在短期快速修復之后,后續行情的演繹較大概率仍以結構性行情的方式進行,與之對應的就是私募管理人的表現會再次分化,短期內繼續整體大幅反彈的可能性已經比較有限。
例如,在布局方向上,莊濤表示,會主要集中在兩個賽道,一方面是受益于疫情放開的方向,例如消費。另一方面是成長股,需要通過嚴格的選股方法,尋找未來確定增長的公司,看好軍工、電力設備、儲能等板塊。
丹羿投資基金經理朱亮認為,未來兩三個月,線下體驗、旅游餐飲等受益于經濟復蘇的板塊將是表現最突出的板塊。不過,經過階段性反彈后,大消費板塊的投資需關注其利潤能否如期兌現。從中長期視角來看,正在崛起、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制造業,尤其是半導體、基礎軟硬件、科學儀器設備等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而在合遠基金掌門人管華雨看來,明年整體經濟回升力度值得期待。從海外環境來看,歐美加息進入后半場,流動性壓力也接近尾聲。因此,目前組合在配置泛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高端裝備等新興產業龍頭公司的同時,還積極增持了第二成長曲線效果初現的消費品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