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近三年,內地與香港通關在即。
(資料圖片)
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報道,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12月24日)表示,中央已同意香港可以與內地逐步有序實現全面“通關”,期望在明年1月中之前逐步有序落實。
目前,香港特區政府已即時成立“通關”事務協調組,由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牽頭與內地有關部門溝通落實推進“通關”的有關安排,并制定方案交由中央審批。協調組包括15個局,即整個政府都全力投入作最好的準備。
李家超解釋稱,通關初期的需求很大,需要與廣東省和深圳市政府商討每日人數和通關口岸等,將兼顧兩地疫情變化和風險管理,按措施的優化制定方案。
此前李家超赴京述職前即在會見傳媒時回應“通關”相關提問時表示,香港市民關心與內地通關和正常往來,這是一種普遍的聲音。如果有任何事情是特區政府可以做以配合內地的疫情管控,令管控方面更有效,從而可以有其他新安排,特區政府非常愿意配合,而且會很積極主動地做一些配合措施。
如今,內地與香港通關一事終于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人員流動限制已經松動
進入12月下旬以來,內地與香港的人員流通已經有所放松。
一是,深圳市近期連續增加“健康驛站”名額。“健康驛站”是為計劃入境人員提供隔離醫學觀察的房間,名額的增加有助于人員流動,近兩周,“健康驛站”名額由2000個,增加至2500個,再增至2800個。
李家超此前表示,十分歡迎及感謝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安排,再度增加“健康驛站”名額有助舒緩由香港到內地的市民需求,回應市民的急切需要。香港特區政府會全力配合廣東省及深圳市政府的防疫措施,政府團隊會積極部署相關準備工作。
二是,“港車北上”政策安排明確。“港車北上”指港珠澳大橋(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廣東省12月20日表示,爭取計劃于2023年首季公布詳細安排,并于年內實施。
香港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表示,據初步估算,預計45萬私家車的車主和乘客可受惠于港車北上計劃。他還透露,在港車北上計劃運作一段時間后,會參考實施經驗,積極研究和爭取將港車北上計劃由港珠澳大橋延伸至一個香港和深圳的陸路口岸。
三是,澳門對由香港等入境人士取消健康碼“紅碼”及核酸檢測要求,這一政策已于12月23日零時起實施。澳門特首賀一誠此前到北京述職前也表示,疫情最艱難的日子正在過去,隨著人員流動限制逐步放開,博彩經營批給重新競投簽約完成等,澳門將會進入疫后新的發展階段。
香港疫情升溫
目前,香港的疫情防疫政策已經較為放開。
12月20日最新一輪放寬部分社交距離措施,包括:撤銷餐飲處所、酒吧/酒館等場所的容量限制、撤銷酒吧顧客等進行快速抗原測試的要求等。不過有關“疫苗通行證”和佩戴口罩的要求仍然維持。
李家超赴京述職前強調,香港真真正正有關管控疫情的措施,其實已經放松了九成多,只有一小部分(措施)仍然保存。李家超表示,保存的措施是按著風險、實況,確保醫療體系可以負荷,還有讓“一老一幼”受到保障。尤其是兒童疫苗接種率是相當低,這方面希望保障他們。
近日,隨著天氣轉冷,香港的疫情態勢也有所回升,今日新冠肺炎個案重上2萬宗。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回應稱,醫院管理局的同事已經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包括調配人手、亦對新冠病人的遠程醫療提升了很多和一些送藥的服務,務求減輕對醫院內的壓力。盧寵茂同時強調了佩戴口罩的重要性。他還表示,疫苗接種率確實是非常重要,除了“疫苗通行證”,希望考慮其他措施,更加有力度地加大“一老一幼”的接種率。
目前,香港也正加緊儲備止痛退燒藥及疫苗。12月22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復星醫藥將最新一批約五十四萬劑復星醫藥/德國藥廠BioNTech的復必泰原始株/Omicron變異株BA.4-5二價疫苗運送抵港。同日,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現時在香港含“撲熱息痛”成分的止痛退燒藥仍供應穩定,市民不需要囤積任何藥物,包括“撲熱息痛”成分藥物。
雖然如此,香港的煙火氣仍在恢復。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今日撰文表示,隨著社交距離措施在風險管控下有序地放寬,今年市面的圣誕氣氛較過去幾年都要濃厚。除了商場、食肆人流暢旺之外,香港國際機場的“人氣”亦急升,過去一個星期(12月16日至22日),經機場出境的人次達19萬,較上一個星期(12月9日至15日)的14.7萬人次上升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