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主持人/文|張雅欣
時間流轉間,2022年已步入尾聲。這一年,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世紀疫情影響深遠,全球經濟復蘇脆弱,通脹水平居高不下,國際供應鏈在調整中面臨新的風險。
與此同時,隨著12月國內疫情防控“新十條”措施火速落地,一個新的轉折點正在到來。一系列重磅經濟信號的接連釋放,也為2023年的國內經濟走勢帶來無限遐想。
值此變革之際,2022鳳凰網財經云峰會將于12月29-30日以線上方式隆重舉辦。本屆峰會以“中流奮楫”為主題,盛邀海內外政府官員、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圍繞全球經濟、中國經濟、投資機遇、企業信心、消費提振等重磅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峰會前夕,鳳凰網財經特邀中航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投資官鄧海清就明年經濟展望與投資機會等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在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居住、新能源車、養老等消費被多次提及,其中房地產消費列在擴內需之首。加之此前“金融16條”的相關表述以及房地產“第三支箭”的射出,令市場對明年房地產走向格外關注。
對此,鄧海清認為,房地產在2023年的經濟增長中毫無疑問將出演“男主角”,成為明年貢獻中國經濟增長排名第一的力量。但與過去不同的是,此次房地產對經濟的提振作用,是作為消費類的房地產,由此帶來的政策發力點跟過去房地產作為投資品的政策發力點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鄧海清進一步分析稱,“我們知道消費類最主要的是剛需、改善型住房需求、養老住房需求。這些可以說是典型的消費的特點,消費那就意味著什么?其實是跟居民收入有很大的直接關系。中國的房地產這兩年會下滑,一方面是作為金融品屬性,政府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沒有變。第二個房地產最主要的下滑原因是這兩年年輕人失業了。因此,可以說這兩年丈母娘買房、生娃買房等這種需求都被延遲了,這也會使得大量的具有消費屬性的房地產需求其實是被壓抑的。”
基于此,他認為,隨著2023年被壓抑的房地產需求得到恢復,作為消費品的房地產或將出現上漲甚至是報復性反彈。“特別是在年輕人群體里面,包括生娃群體里面,可能是最大的消費支出項。”鄧海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