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六凌晨,共和黨人凱文·麥卡錫當選美國第118屆國會眾議長,在第15輪投票中取得勝利。此前,他向黨內一些右翼強硬派反對者做出了重大讓步,而這意味著他當選議長后手中的權力將大大削弱。
麥卡錫在經過15輪投票中才艱難獲勝,標志著美國164年來最嚴重的國會僵局的結束。
眾議院議長是繼美國副總統后的第二順位繼承人,一旦總統和副總統出現被彈劾等無法行使總統權力的狀況時,眾議院議長將遞補總統,因此被外界視作美國政壇第三號人物。
【資料圖】
據悉,一心要成為眾議長的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在第14輪投票難產后,在凌晨時分仍不放棄,呼吁“大家坐下,讓我們再進行一次投票”。于是,暫停休會動議未獲通過,第15輪投票在一片混亂中緊接著舉行。
在這輪投票中,麥卡錫最終以216票比211票的優勢獲勝。他之所以能以不到總席位數一半的票數當選,是因為他所在的共和黨內有五名議員投了棄權票,既不支持麥卡錫,也不投票給麥卡錫的競爭對手。
眾議長之路困難重重?
曠日持久的僵局暴露了共和黨內部嚴重分化,也預示著麥卡錫未來在領導眾議院時或將困難重重。畢竟麥卡錫這段時間所作出的讓步意味著,他的權力將大大低于其前任——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
共和黨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雖然贏得眾議院掌控權,但表現弱于預期,以222票對212票的微弱優勢獲得眾議院多數席位。原本,民主黨獲得213席,但一名民主黨眾議員在當選后去世。
麥卡錫同意強硬派的要求,即任意一個議員都可以隨時提出要求罷免他。這將大大削弱他在試圖通過一些關鍵問題的立法時所擁有的權力,這些關鍵問題包括為政府提供資金、解決國家迫在眉睫的債務上限以及其它可能出現的危機。
“我們得到了具有變革意義的東西。”共和黨眾議員拉爾夫·諾曼表示。諾曼在最新投票中支持麥卡錫,而他此前一直持反對態度。
據媒體報道,麥卡錫此次作出的讓步涉及大幅削減開支,以及對其領導能力的它限制,這可能預示著,未來幾個月美國政壇將出現進一步動蕩,尤其是當美國聯邦政府今年觸及31.4萬億美元債務上限時,兩黨無法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會加大。這有可能導致美國政府債務違約,從而動搖全球經濟。
共和黨主張削減聯邦支出。在過去的十年里,為了達到大幅削減開支的目的,共和黨人多次迫使政府關門,并將美國推向違約的邊緣,不過,最終危機都成功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