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晚,有“鋰王”之稱的天齊鋰業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31億元至256億元,同比增長1011.19%至1131.45%。
(資料圖)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18日收盤,天齊鋰業股價報87.99元/股,漲幅為1.56%,總市值為1444億元。今年1月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11.39%。
預計業績增幅超10倍
天齊鋰業1月18日晚披露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31億元至256億元,同比增長1011.19%至1131.45%;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21億元至245億元,同比增長1556.94%至1736.88%。
天齊鋰業公告表示,公司預計本報告期營業收入較上年大幅上升,主要原因是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增加等多個積極因素影響,2022年公司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銷售均價較2021年明顯增長。此外,公司在2022年確認的對聯營公司SQM的投資收益,較2021年度有較大幅度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天齊鋰業1月9日晚間發布控股子公司擬購買澳大利亞Essential Metals Limited股權暨簽署《計劃實施協議》的公告顯示,為進一步擴充公司鋰礦資源儲備,經前期調研和分析判斷,公司控股子公司TLEA擬與澳大利亞上市公司ESS簽訂《計劃實施協議》,本次交易完成后,TLEA將持有ESS發行在外的100%股權。ESS鋰礦資源總量為1120萬噸,平均氧化鋰含量為1.16%。
多家鋰行業公司業績預喜
同屬鋰行業的雅化集團也在1月18日晚發布公告,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5億元至47億元,同比增長380.45%至401.8%;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44.6億元至46.6億元,同比增長385.51%至407.28%。2022年業績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維持高景氣度,動力電池市場對鋰鹽的需求持續增長,鋰鹽產品價格保持在較高水平。報告期內,公司加大鋰鹽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經營業績大幅度提升。
雅化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1月16日消息,雅化集團近日召開2023年度經營工作會。會上,雅化集團總裁高欣作《集團2022年度工作報告》,全面梳理了2022年工作,并提出了2023年經營方針:堅持三大戰略,堅守四個精神,堅定發展信念,堅固發展基礎,以盈利和現金為目標,以提升行業競爭力為抓手,加快發展布局鋰產業,鞏固提升民爆產業,在大變局中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
截至1月18日收盤,雅化集團股價報24.7元/股,漲幅為0.16%,總市值近285億元。1月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幅為6.24%。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共有14家涉鋰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全年業績預告,14家公司全部預喜。
西藏礦業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5億元至9.5億元,同比增長363.76%至577.8%。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2022年,公司通過精細化管理,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積極開拓市場,充分把握市場脈搏,緊緊抓住鋰鹽市場上漲趨勢,加大產品(鋰鹽產品、鉻鐵礦)的銷售力度,銷售毛利大幅提升。
天華超凈預計2022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億元至68億元,同比增長602.76%至646.68%。報告期內,公司新增的二期年產2.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項目順利達產,公司產銷量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報告期內,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和鋰鹽市場旺盛需求的雙重驅動,公司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出貨數量及銷售金額同比大幅增長,為公司帶來了較大利潤貢獻。經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2年度計入當期損益的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影響金額約為4500萬元。
中郵證券研報顯示,根據SMM數據,2023年1月國內碳酸鋰產量預計為3.3萬噸,環比下降6%;消費量預計約為3.8噸,環比下降16%;國內碳酸鋰過剩約0.57萬噸,相比于2022年最高過剩1.9萬噸,最高短缺1.4萬噸,屬于正常的短期上下游錯配。中郵證券認為,雖然當前鋰市場經歷春節放假和電動車傳統淡季的雙重壓力,市場成交清淡,但目前行業利空基本已出盡,預計春節后國內碳酸鋰消費開始恢復至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