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博動力(300742.SZ)的內斗連續劇迎來新進展。
【資料圖】
1月16日的股東大會上,公司原實控人、董事長李占江與新實控人賀靖針對相同議案投出了截然相反的兩票,但由于上市公司認為,李占江及其關聯公司已將所持股份對應的全部表決權委托給了賀靖旗下的潤鈿科技,最終李占江的表決結果未被采納。
雙方的糾葛自去年開始。“來了五、六輛警車”“帶走二三十人”……2022年12月7日上午,南京市建鄴區嘉陵江東街的平靜被一場“全武行”打破。
這本是越博動力召開董事會會議的時間,以賀靖為首的新董事會,即將審議包括罷免李占江在內的多個提案。但提前得知此事的李占江,自然不會坐視不管。
李占江來勢洶洶,除了自己的妻子外,還帶上了超50名社會人員。越博動力總部員工也不甘示弱,“紛紛挺身而出”,喊話社會人員離開。現場火藥味漸濃,社會人員率先動了手,隨后引發肢體沖突。警察趕到后,帶走了滯留現場的社會人員,并將相關管制器械沒收。
當然,這是越博動力公告中的說法。作為當事人的李占江則表示,“召集社會人員沖擊董事會”純屬捏造。還有接近李占江的人士告訴《華夏時報》,當天隨著李占江夫婦到公司的主要是債權人和擬給公司提供紓困方案的合作方。
新舊實控人為何火藥味十足?這場“宮斗”大戲的結局將走向何方?
談判桌變“擂臺”
現在與李占江關系劍拔弩張的賀靖,不到半年前還是其談判桌上的“貴賓”。
2022年8月,負債累累的李占江及越博動力打起了轉讓控制權的主意。按照當時的方案,李占江計劃將自己和越博進馳、協恒投資兩家公司合計持有的6.78%越博動力股份,轉讓給賀靖實控的匯璞盈泰,換取1.44億元化債資金。
獲得股份的同時,匯璞盈泰還將得到越博動力21.56%股權對應的表決權。這樣一來,交易完成后匯璞盈泰將持有28.34%股份對應的表決權,賀靖成為新實控人。
不過,這次交易僅醞釀一個月便宣告擱淺。
李占江很快找到了下一個“接盤俠”。匯璞盈泰入主失敗僅三天后,越博動力就公告了與濟源國資接洽的消息,但這次意向依舊沒能轉化為現實。濟源國資給出的理由是,經過盡調,認為公司現階段無法滿足收購要求。
轉折出現在第三次股權轉讓。這也成為了12月初至今越博動力新老實控人“宮斗”連續劇的導火索。
越博動力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時披露,根據賀靖陳述及其提供的與李占江的通話記錄,李占江在得知濟源國資將終止收購方案后,曾主動前往十堰與賀靖見面并提出合作意向。
11月30日,李占江及越博進馳、協恒投資與賀靖的潤鈿科技簽了兩份協議,約定將公司合計29.42%股權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委托給潤鈿科技。如果協議達成,潤鈿科技方將為上市公司提供不超1.5億元的借款,并幫李占江夫婦化債。
但前提是,李占江需將越博進馳67.73%權益轉給與此次交易無關聯關系的第三方,且李占江還得辭去越博動力的所有職務,將管理層換血為潤鈿科技指定的高管。
來源:越博動力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李占江的回復,12月2日其收到了董事會計劃在7日召開會議的郵件。會議上預計將審議包括罷免、解聘李占江等在內的七項議案。這才有了7日“武斗”的名場面。
也就是說,李占江剛與賀靖簽了表決權轉讓協議,就遭到了董事會的“光速”罷免。短短兩天內,究竟發生了什么?
越博動力給出的罷免理由是,李占江負債較多且到期未清償,無法有效經營管理上市公司,已經損害了中小投資者、債權人和員工的利益。很多員工的社保和工資都有拖欠情形。
而在李占江看來,這兩份協議自始至終對自己不具有任何法律約束力。其表示,協議是賀靖等二十余人對自己進行長達30多個小時的圍攻、脅迫、恐嚇、不讓休息的情形下簽署的,并非本人的意思。現已發函撤銷協議,同時已就對方涉嫌非法拘禁的行為向公安機關報案。
有意思的是,越博動力后續針對協議簽署的前提條件改口了。公司稱,表決權的委托沒有約定前提條件,之前的披露是工作人員理解失誤。實際上,只要簽字蓋章完,協議就生效了。
來源:越博動力公告
越博動力還表示,根據簽訂的協議,李占江沒有撤銷表決權委托的資格。且直到最近一次回復深交所,李占江一直沒有提供“受脅迫”的證據。
李占江則始終咬定,自己受到了脅迫,協議前提條件未生效,不準備履行協議中的任何計劃。
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楊兆全表示,委托合同約定單方解除權、一定時間內不得撤銷委托都是合規的,而脅迫則需要舉證,否則不會被認可。
雙方拉扯的同時,賀靖一方已經在推動公司換代了。目前,賀靖已被選為新任董事長,并代行董秘職責;越博動力的辦公地址也遷至南京市建鄴區泰山路正太中心。
而身為創始人的李占江,已被置于有越博動力所有權、沒有表決權的尷尬境地。且其所持全部上市公司股份均已被質押或凍結,在董事會也沒有席位,無法參與公司運營,局面十分被動。
賀靖曾幫李占江續命?
目前站在“宮斗”舞臺中心的賀靖和李占江,都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大佬。
李占江的職業路線,堪稱“學以致用”的典型。其本科畢業于河南科技大學自動化專業,碩士就讀于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動力機械及工程專業碩士,在吉林大學讀博的方向是電動汽車動力總成,后又讀了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后。
李占江的創業故事是一段佳話。其32歲白手起家創立越博動力,取“超越博世”之意,曾說服創業伙伴停下代工等盈利項目,將所有資源傾注于動力總成產品的研發。公司最困難時賬面只有幾千元,一度連續3個月發不出工資,咬牙堅持下,終于實現了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技術的彎道超車。
如今在路上跑的許多純電動客車、純電動專用車背后的動力總成系統,就是來自越博動力。
公司上升的巔峰時期,曾獲得香山財富、邦盛資本、歌石投資、華泰證券等一眾資本的融資,業績增長迅速。2015年的年會上,公司一度將1輛27萬的別克君越和3輛12萬的大眾朗逸發給骨干當年終獎。
李占江本人,也獲得多層光環加持。除了博士后和高級工程師的頭銜外,其還是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業領軍人才、國家科技專家庫專家,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江蘇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
然而2018年IPO成功后,越博動力的業績卻光速變臉。其中扣非凈利潤連續四年虧損,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也從上市當年的54.90%,飆升至2021年的89.97%,今年三季度更是高達98.57%。
值得一提的是,越博動力公告中最早提到“賀靖”的名字便是去年11月30日的表決權轉讓公告,但從其業務關系來看,賀靖與越博動力很早便產生了交集。
賀靖比李占江大上7歲,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安全科學管理學院。工商資料顯示,其最早曾于2005年與人合資成立過一家武漢的輪胎銷售公司。
自此,賀靖再沒離開過湖北以及汽車業。2007年,賀靖與人合伙成立雷雨科工貿,后更名為雷雨投資;2010年,雷雨投資與東風合作,成立東風特汽(十堰)專用車有限公司。
此后的8年,賀靖出任東風特汽董事長并直接負責經營管理,該公司2015年-2017 年連續三年,新能源純電動物流車產銷量在物流車品系國內第一。
而東風特汽,也正是越博動力上市前的大客戶。2015年-2017年,越博動力對東風特汽銷售額分別占到營收的63.25%、49.48%、21.40%。
來源:越博動力招股書
不僅如此,2019年越博動力凈虧超8億元后,轉年實現了506.18萬元的盈利。而在2020年12月,越博動力剛好將一家子公司以1.4億元賣給了匯天隆的子公司。
匯天隆成立于2013年,至2016年賀靖一直是公司的大股東和負責人;賀靖退出后,負責人變更為其姐姐賀艷芝。2020年,匯天隆的另兩家子公司,還是越博動力動力總成業務的前五大客戶,即使按照前五里銷售額最少的兩個客戶算,也至少為越博動力的業績貢獻了5000萬元。
越博動力2020年的業績容錯率極低,如果沒有匯天隆的幫忙,連虧的局面將難以避免。按照此前的退市規則,公司將面臨極大風險。
種種跡象表明,即使李占江與賀靖沒有直接接觸,雙方的公司也早已有業務往來。這也是去年第一次股權轉讓時,越博動力首先想到賀靖的原因。
來源:越博動力公告
如今,在湖北汽車業深耕多年的賀靖,已經積累起了不少行業資源。此次接受表決權轉讓的潤鈿科技背后,就出現了十堰國資的身影。
此外,賀靖還間接持有武漢市一家小貸公司和湖北鄖縣農商行的股份,這也讓其資金實力得到了上市公司的認可。
內斗不休,風險不止
事實上,賀靖或許是最能體會李占江近幾年來心情的人之一。
上市后的幾年,越博動力業績變臉,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收賬成本居高不下,時常需要計提壞賬準備。而這也給公司的現金流帶來極大壓力,為了正常經營,越博動力只得舉債度日。
在此背景下,不少聲音質疑越博動力有財務造假之嫌。但市場的另一種分析,卻將矛頭指向了沃特瑪聯盟。
資料顯示,沃特瑪聯盟由深圳市沃特瑪電池公司聯合18家上市公司共同發起,會員企業一度多達千余家,覆蓋產業鏈上下游的各種資源和技術。其運營模式為,組團與三四線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拿到訂單后再由聯盟內部運營公司向車企訂車,指定車輛需采購沃特瑪聯盟廠商的零部件和上游原材料。
而越博動力,即是沃特瑪聯盟的副理事長單位。用李占江的話說,越博動力是沃特瑪創新聯盟的骨干成員,得到了沃特瑪創新聯盟的大力支持。“沒有聯盟成員的鼎力支持,越博也不具有今天的成就。”
東風特汽與沃特瑪聯盟也有深度合作,其曾多次出現在沃特瑪電池背后的上市公司堅瑞沃能前五大客戶榜單中。雙方的合作也屢屢見諸報端。
(搜狐汽車曾報道沃特瑪和東風特汽的合作)
但這種封閉的內部循環模式雖然能有效拉動聯盟成員的業績,卻帶不來長遠的發展。2017-2018年,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頻繁切換,補貼退坡的同時,電池技術路線也發生變化。
2018年年中,高度舉債的沃特瑪開始崩盤,一年后便被申請破產清算。幾乎是與此同時,越博動力業績迎來拐點、東風特汽也開始頻繁被立案。2019年5月,東風特汽負責人由賀靖變為賀艷芝,至今公司還身背兩個限消令。
不同的是,資金實力更雄厚的賀靖挺過來了,而李占江盡管曾四處奔走為公司籌集資金,但仍沒能掙脫困局,反而讓公司在債務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曾經的舊相識,如今卻針鋒相對,這便是資本市場的殘酷之處。不過,也正是這些經歷,讓賀靖對越博動力自身具備的價值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截至2022年上半年,越博動力累計獲得299項專利,其中包括216項實用新型專利、46項發明專利、20項外觀設計專利和17項軟件著作權專利。
此外,公司已累計建設了包括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重點實驗室在內的14個科技平臺;還正與吉林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在內的11所高校合作25個產學研項目。
越博動力所在的純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系統產業也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利好技術較強、客戶資源豐富、搶先占據賽道的企業。目前公司正依托此前在純電動客車、純電動專用車等商用車領域的經驗,積極向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進發。而包括乘聯會、中汽協在內,大多數機構都認為我國新能源乘用車的年銷量未來仍有不小增長的空間。
只是,公司若想重回正軌,首先需要擺脫內斗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