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上午,保力新股東大會現場,多位安保人員把守。攝影/帥可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破產重整成功近三年,保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保力新”,300116.SZ)因新老實控人內訌再受市場關注。日前,保力新前實控人、現第二大股東郭鴻寶向上市公司發去提案,尋求罷免公司現實控人、第一大股東高保清的董事長職務,但遭董事會以關聯主體授權存在問題為由拒絕上會審議。
沖突公開化背后,當初的“白衣騎士”高保清入主保力新時曾簽下業績補償承諾,隨著公司連年虧損,如今面臨向上市公司賠償逾7億元的危機,能否兌現承諾引發郭鴻寶等股東強烈擔憂。“如果高無力賠償,公司股價勢必大跌,從而引發退市危機,包括我在內的股東將損失慘重。”郭鴻寶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
2月8日上午10時30分,保力新2023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公司位于西安市高新區的辦公地召開,《華夏時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郭鴻寶在會上質詢董事會,希望高保清說明業績補償計劃,同時要求公司其他董事勤勉盡責予以督促。高保清在會上對此回應稱,將依法依規履行業績補償承諾。
前實控人“逼宮”現實控人
此次保力新臨時股東大會,議題主要包括《關于續聘2022年度審計機構的議案》、《關于擬變更公司注冊資本并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兩項議案,出席現場會議的股東及股東代表共8人,保力新現實控人、董事長高保清、公司董事代行董秘王建立、獨立董事田進等出席會議。
會議伊始,公司前實控人、第二大股東郭鴻寶便向董事會發難,表示因行使股東權利遭拒,將向監管機構實名舉報幾位董事。
此前,郭鴻寶與其關聯主體西安堅瑞鵬華企業管理咨詢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堅瑞鵬華”),向上市公司提議在臨時股東大會增加《關于免去高保清女士保力新董事職務的提案》、《關于提名選舉姚進峰先生為保力新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提案》兩項提案,意在罷免高保清董事長,進而奪回公司控制權。
不過,保力新董事會經審議認為,堅瑞鵬華破產管理人向郭鴻寶授權委托范圍并不包括提案權,而郭鴻寶本人持有的保力新股份數額不足法律規定的3%,以此為由拒絕將相關議案上會審議。
郭鴻寶揚言舉報的初次發聲被打斷,會議隨后進入正常審議程序。根據8日晚保力新發布的公告,兩項議題中,《關于擬變更公司注冊資本并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最終未獲通過。據悉,郭鴻寶在會上對所有議案投出了反對票,以圖盡快重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并重新提交尋求罷免高保清董事長職務議案。
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并未提及股東會上一度劍拔弩張的場面。記者在現場獲悉,郭鴻寶在審議程序結束后再次發言,就增加臨時提案遭拒、業績補償承諾能否兌現等事項向董事會提出多項質詢,希望高保清能就業績補償承諾兌現計劃進行說明,同時要求公司其他董事勤勉盡責予以督促。
“你們清楚不清楚高總(高保清)現有的資產到底能不能補償上業績承諾?準備怎么賠?如果賠不了,會對公司造成什么影響。下面準備怎么勤勉督促高總核實補償能力,完成補償?”郭鴻寶在質詢董事會時表示。
面對質詢,高保清在會上回應表示,業績補償承諾將依法依規履行。“我既然已經接了這個爛攤子,到了時間或者時間不到,公司缺錢我都會借,該補償我就會做,請大家放心。”
創業板重整第一股日子難過
保力新前身堅瑞消防,最早由郭鴻寶創立,公司于2010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16年,堅瑞消防以高溢價52億元收購了當時的國內新能源電池巨頭沃特瑪,主營業務由原來的消防設備和工程轉向了動力電池領域,公司隨之更名為陜西堅瑞沃能股份有限公司。
然而,隨著沃特瑪爆雷,堅瑞沃能陷入嚴重債務危機,并被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于2019年9月30日作出受理裁定。最終,高保清控制的常德中興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后更名常德新中喆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稱“常德中興”)投資接盤上市公司,堅瑞沃能后又更名保力新。
2020年6月3日,保力新召開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選舉高保清為公司董事長。根據改組后統一安排,董事會同意對公司全部高級管理人員予以解聘。郭鴻寶退出保力新日常經營管理,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這起破產重整案高效完成,在2022年5月,還被列入2019—2021年度陜西省法院破產審判十大典型案例。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彼時表示,該案系“我國創業板首例”“新能源企業首例”“我省上市公司首例”破產重整案,從裁定受理至終止重整程序僅歷時88天(工作日僅60天),使一個涉及7萬余名股民及100余家債權人,鋰電池出貨量曾位列全球第四的上市企業,由面臨退市風險變為較重整前市值增長了一倍,挽救了陷入財務困境的優質企業,保障了廣大債權人權益,最大限度釋放了破產審判的制度價值。
然而,重整成功近三年后,保力新的經營狀況并未有明顯起色。2020年和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為1.41億元、1.64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虧損2.07億元、1.34億元;2022年預計營業收入1.74億元至2.13億元;扣非后虧損約1.30億元至1.86億元。三年時間,預計保力新合計虧損至少約4.7億元。
而在2020年高保清入主保力新之時,常德中興曾作出保力新業績承諾,保力新需在2020年至2022年三年間實現扣非凈利潤不低于3億元。若承諾未實現,常德中興應當在2022年度報告披露后三個月內以現金方式向上市公司補足。這意味著,最遲在2023年7月底之前,預計高保清及常德中興需向上市公司補償至少7.7億元。
業績補償能否兌現引擔憂
隨著公司業績不振,近兩年來保力新股價也持續低迷。截至2月9日最新收盤,保力新股價收報1.79元/股,市值約79億元。業績補償承諾能否兌現,或將嚴重影響股價后續的走勢。
作為公司前實控人、現第二大股東,股價變化與郭鴻寶的利益直接相關。也正因此,郭對于高保清兌現業績補償承諾的能力頗為關注。
郭鴻寶告訴記者,2023年1月4日,他收到深交所短信回復,保力新委托陜西稼軒律師事務所對高保清最新資產情況進行了專項核查,常德中興及高保清最新已披露可控制的資產(包含公司股票)的資產凈值為11.91億元。郭鴻寶稱,高目前的資產相比2022年5月回復中披露的“20.02億元”縮水約8億元,能否兌現業績補償承諾存在很大疑問。
“如果7月份到期補償不了,公司會出大事,證監會肯定會處罰,股價也會暴跌。”郭鴻寶在股東大會上對此直言不諱。在此前尋求提議罷免高保清董事長職務遭拒后,郭鴻寶曾在2月6日公開發布《致保力新全體股東的一封公開信》,爭取中小股東支持。他在信中稱,作為保力新的創始人和前實際控制人,始終對公司充滿感情,不能坐視一手創立的公司就這樣二次面臨退市的危險局面。“如果我能夠再次主導公司的發展,我將會全力進入戶外及家庭儲能市場,提高公司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并且實現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股東會上,山東高速旗下租賃公司一位代表人士現場發言表示,作為公司小股東,同時也是最大的金融機構債權人,隨時可以起訴上市公司,但最終沒有走起訴道路,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從高拿個人資金補充上市公司運營資金中看到了誠意。如果7月底之前高兌現承諾,那就還要投入7個多億,那是高的身家全部投入。“俗話說,有恒產者有恒心,身家都在這里,你會不想把公司搞好嗎,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
這位股東代表認為,高與郭,作為公司的大股東與二股東意見不合,將使上市公司卷入到長期的內斗及輿論的漩渦中,負面新聞不斷,甚至引發訴訟。這只會讓小股東、債權人、員工跟著受害。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數據顯示,保力新股東總戶數約12.1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