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兔年后,硅料價格出乎意料地強勢反彈。本周最新價格顯示,硅料繼續飆漲至近25萬元/噸,相比春節前均價漲幅超過40%。財聯社記者從業內人士了解到,現階段漲價系光伏上下游博弈結果,體現出上游龍頭企業仍然掌握定價權。
另一方面,龍頭企業在近期動作不斷,通威股份(600438.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科科技(601778.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均宣布將擴建包括硅料在內的產能。統計顯示,今年硅料產能增量至少達到百萬噸,相比去年產能水準將會翻番。業內普遍預計,產業鏈發展不平衡的局面會很快破解,下半年硅料市場將供過于求,今年價格或呈現前高后低的趨勢。
漲價:上、下游缺乏協同產生博弈
(相關資料圖)
硅料價格的上漲態勢正在延續。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2.0萬-24.9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4.23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11.40%;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1.8萬-24.7萬元/噸,成交均價為23.99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11.48%。
值得注意的是,單晶致密料在春節前的市場均價為16.4萬元/噸,在近三周左右時間內,區間漲幅已經高達約46.3%。
硅業分會還指出,本周硅料的實際成交量有大幅增加,有新訂單成交的企業數量超過10家,市場活躍度明顯提升,絕大部分有新成交的企業訂單已簽至2月中旬,各企業簽單量都有明顯增加。
對于漲價原因,隆眾資訊光伏分析師方文正向記者表示,硅料價格的波動是上下游博弈的結果,反映出上下游之間缺乏協同,“去年12月份,硅片企業為了去庫存,減少了硅料采購,導致硅料價格暴跌。到了今年,硅片企業需要備貨的時候,硅料企業則有了挺價意愿。”
方文正認為:“這次情況是因為硅料廠家挺價的意愿比較強烈,這種價格是由于一些高價的散單而撥起了整個市場的情緒,導致價格比較高。因為上游看到下游需求很好,所以硅料作為原料肯定是不愁賣的,也就有一個價格的提升。”
光伏觀察人士、興儲世紀總裁助理劉繼茂向記者表示,近期硅料價格上漲,顯示出產業鏈上游龍頭企業對價格的控制能力和傳導能力,盡管硅料和硅片企業占據了行業利潤的80%左右,但由于集中度過高,龍頭企業有能力繼續獲取暴利,“在此時提高價格,有助于提升去年剩下的存貨價值,提高年底報表利潤。”
傳導:三、四月光伏裝機成本承壓
此外,財聯社記者關注到,受到硅料價格傳導影響,下游硅片與組件環節價格也相繼水漲船高。
近日TCL中環(002129.SZ)發布最新硅片售價,各尺寸硅片直線上漲0.82元-1.15元/片,最高漲幅達15.5%。182、210硅片售價目前來到6.22元/片、8.2元/片。硅業分會則統計稱,本周M10單晶硅片(182 mm /150μm)成交均價提升至6.22元/片,周環比漲幅為26.4%。
組件環節方面,財聯社記者從業內了解到,春節前報價落在1.6元/瓦左右,節后整體報價都有回漲的跡象,2月報價持續上調至1.8元/瓦以上。銀河證券亦有統計顯示,2月初單晶182PERC組件成交價仍維持在約1.8元/瓦。
業內人士測算,硅料目前的最高價對應的組件價格是1.7元-1.8元/瓦。方文正預計,如果硅料價格維持當前的水平,下游裝機成本接下來勢必提升,“現在如果裝機,年前可能的招標價格在每瓦1.5元,已經備貨了的可能還會裝一些。價格的變化可能會往后傳導,可能在三、四月份才開始。”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祁海珅向記者稱,光伏裝機的集中釋放時間對于成本價格較為敏感,以目前市場情況看,組件價格維持在1.8元/瓦以下,即1.6元-1.7/瓦左右是最合理的,“當然不排除組件價格能跌到1.5元/瓦以下,這時將對大型裝機項目構成顯著刺激,并且硅料對于其他環節的擠壓效應也會減弱,產業鏈上下游的利潤都更為合理。”
開卷!二、三季度硅料或將供大于求
引人注目的是,2023年開啟后,在面對產業鏈發展不平衡的局面下,幾大龍頭動作不斷,紛紛加碼擴產,鞏固企業市場份額。
2月9日,天合光能公告稱,將加碼N型硅棒的整體生產能力,擬在青海省西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年產35GW直拉單晶項目。
2月7日,通威股份公告稱,擬在樂山市投資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及配套項目,預計本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項目計劃于2023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力爭2024年內投產。
2月6日,晶科科技公告稱,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計劃募集資金100億元,擴大硅棒、電池片、組件等產能,包括“二期20GW拉棒切方項目一階段10GW工程建設項目”等。
2月4日,晶澳科技公告稱,將對公司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投資惠山年產500臺單晶爐項目、年產100噸漿料項目,加碼光伏全產業鏈。
在這種背景下,業內人士普遍預計,由于硅料行業今年規劃的產能翻倍增長,全年或陷入供過于求態勢,現階段出現的反彈難以持續。
根據銀河證券統計,2022年底硅料產能已達120萬噸/年,2023年底產能或超240萬噸/年,已明顯超出全球需求量,預計硅料價格整體趨勢仍將緩慢下行,價格區間約150-200元/kg。
硅業分會預計,根據各家企業生產運行計劃,今年硅料產能增量約104萬噸/年,包括現有在產企業擴產項目約74萬噸/年,新進企業新建項目約30萬噸/年。
硅業分會亦指出,與終端需求相比,硅料和硅片這兩個環節整體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分季度來看,一季度產業鏈前端供應調整有助于價格持穩,四季度需求增量大于供應增量有助于各環節庫存消化,二、三季度產業鏈各環節供大于求的局面將相對更為凸顯。
祁海珅表示,目前市場環境下,幾家光伏上游頭部企業對產能控制的話語權比較大,掌握著硅料行業的定價權。但是,隨著硅料產能逐步釋放,這種定價權會逐漸趨弱,硅料價格將回歸市場化,未來的光伏行業將從產能錯配、供料供給失衡的現象,逐步轉變到關注降低度電成本、提高發電效率的主旋律上。
“現在的硅料價格漲勢,我認為只是階段性的反抽回調,今年整體還是要處于下降通道中。” 祁海珅稱,未來的價格走勢,取決于下游需求情況,“包括國外和國內兩個市場,國外市場方面,沒有了俄烏沖突帶來的突發性影響,歐盟、美國、印度市場對中國光伏產品的理性消費趨勢也更加明顯;國內市場方面,分布式裝機一直比較穩健增長,可以預期,今年將會迎來大型地面電站裝機的集中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