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鳳凰網財經訊 2月13日,大盤全天震蕩走高,深成指、創業板指均漲超1%。截至收盤,滬指漲0.72%,深成指漲1.14%,創業板指漲1.1%。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9791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780億。
盤面上,消費股表現活躍,白酒、食品方向領漲,老白干酒、妙可藍多、黑芝麻漲停。工程機械概念股集體大漲,唯萬密封20CM漲停,拓山重工、杭叉集團、長齡液壓等多股漲停。ChatGPT概念股午后再度走強,CPO方向領漲,聯特科技漲超10%,天孚通信大漲創歷史新高,此外拓爾思一度漲停,鴻博股份5連板。下跌方面,養殖股早盤跳水,益生股份跌超5%。
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3300只個股上漲。板塊方面,飲料制造、CPO、食品加工、高壓快充等板塊漲幅居前,養殖、銀行、航運、煤炭等板塊跌幅居前。
機構觀點:
中金表示,前期A股向上修復時間歷時3個月左右,部分資金近期可能有一定獲利回吐需求,內外部事件也對風險偏好有所影響,受此影響近期市場維持高位盤整,但結構上并不缺乏機會,如人工智能催化相關產業鏈表現活躍。當前市場處于政策預期向基本面實質改善的過渡階段,盡管估值修復最快的時間可能已過去,但是在經濟活動仍在修復改善、經濟數據處于相對空窗期以及兩會前政策預期逐步抬升的環境下,市場可能仍受到部分積極因素支持,回調風險相對有限。近期部分催化因素可能對市場表現帶來一定支持:1)1月新增信貸數據同比大幅增長且絕對規模創歷史新高,企業中長期貸款大幅多增且占比較高,反映實體企業的內生融資需求改善。2)高頻數據顯示經濟活動修復較明顯,有望繼續對市場形成一定支持。
展望后市,對市場中期預期仍偏積極,當前市場估值雖有修復但仍低于歷史均值,對后續市場演繹不用過于謹慎,中期市場機遇大于風險。后續繼續關注中國經濟活動的修復情況、兩會前后的政策預期,海外關注主要市場的增長壓力和緊縮政策退坡預期。配置方面,短期繼續關注經濟修復主線,如受疫情影響的消費板塊;部分有望受益產業政策支持的細分成長領域也值得關注,成長風格和中小市值在新產業趨勢和積極政策的環境下,可能仍有較好表現;中期仍然根據景氣程度以及產業政策支持方向來把握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