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CIC灼識咨詢發布的《2023中國儲能行業藍皮書》顯示,儲能行業應用領域廣泛,商業儲能配套方案日趨完善,能夠適配下游多場景需求,提供多種解決方案,市場整體潛力巨大。
華安證券測算,2023年儲能累計裝機量將達到32.6GW,儲能系統國內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
但這一市場還沒有出現絕對的龍頭企業。
(資料圖片)
破解新能源困局,電化學儲能是方向
“碳中和”自2020年提出后已成為我國長期發展戰略規劃,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以新興低碳清潔能源作為電力供應核心的能源結構成明確趨勢。
隨著頂層設計逐步完善,實施規劃逐步落地,我國新能源裝機總量占比將不斷攀升。根據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預計至2030年碳達峰時,新能源裝機總量占比將達到53%,超過傳統能源;至2060年碳中和時,新能源的裝機總量占比將達到87%,成為最主要的電力來源。
不過,很多新能源形式存在諸多問題。由于風電和光伏日內分布的不穩定性和隨機性,其供電過程存在波動性和間歇性。其次,風能、光伏的地區分布不均使我國部分地區的供電遠超其消納能力,存在棄風、棄光現象。另外,單體用電分布零散且不規律的居民及第三產業用電增加導致了負荷波動問題。
上述問題的解決均有賴于儲能系統,儲能就是連接發電和用電兩端的蓄水池,將分布于電網的各個環節和區域。它不僅能夠通過負反饋調節平抑新能源并網的波動性、存儲超發電量以緩解調峰壓力,還能有效應對尖峰供電,節省電網投資,也能提供電網慣量支撐,對新能源發電較差的調頻能力予以彌補。因此,儲能是能源結構轉型的必需品,行業將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
目前,儲能行業按照用戶類型劃分,可以劃分為商業儲能以及戶用儲能。商業儲能指大型工商業用戶側儲能系統,可在發電側和電網側進行表前儲能,也可在工業園區、商業樓宇進行工商業表后儲能,為大型用戶調峰調頻,提供與儲存電力,電池巨頭如寧德時代等均對此有重點布局。戶用儲能指小型用戶側儲能系統,主要與戶用光伏配合安裝,多為表后的家庭及便攜儲能,為小型用戶提供與儲存電力,例如特斯拉的Powerwall產品。
按儲能技術來看,目前主要儲能技術為機械類儲能。電化學儲能因其儲能響應速度快、環境適應性強、可進行雙向調節和分散配置的特點,從而越來越多地投入到應用中。其中鋰電池是目前主流,鈉離子電池及液流電池技術是目前行業研發的焦點。
商業儲能需求場景多,企業逐漸分化
商業儲能需求主要指電池技術,整體的商業儲能方案按階段可細分為包括核心儲能系統硬軟件方案的商業儲能解決方案,儲能站整體安裝、建設服務,和儲能站運營、管理及維護服務。
對于下游不同場景需求,商業儲能系統在市場上體現的價值也有所不同。商業儲能三大核心應用場景為發電側、電網側以及工商業儲能。在發電側場景可用于可再生能源并網,穩定電力輸出,協助二次調頻;在電網側場景用于輔助供需實時平衡,輸配電擴容升級,及減少電網阻塞;在工商業儲能場景用于電力自發自用,峰谷差價套利,及提升供電可靠性。
為適配不同應用場景,典型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包括交流耦合儲能方案、直流耦合儲能方案以及分布式儲能方案,可覆蓋應用場景包括大型風光電站、大型光伏電站、小型工商業、光儲充電站等。
其中交流耦合儲能方案屬于集中布局儲能系統,易于運行管理和電網調度,靈活度較高,更適用于日間負載較多夜間負載較少的區域。
直流耦合儲能方案能量損耗低,設備投資少,與交流耦合方案相反,適用于負載日間少夜間多的區域,且當負載較小而儲能已滿時,組件可以向電網供電。
而分布式儲能方案接入位置靈活,既可以與外部電網并網運行,也可獨立運行,是能源系統的必要輔助。其模塊化儲能系統對于不同場景具有適配性。
隨著電力市場的逐漸完善,儲能相關技術持續發展,同時上下游產業鏈配套日趨完善,儲能市場預計仍將保持快速增長,中國儲能市場潛力巨大。2016-2021年中國電化學儲能市場規模CAGR達82.8%,當前市場以發電側場景為主。
202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的目標。未來3-4年的裝機總量超過之前近10年的總增長量。
GGII調研顯示,2022年,中國儲能鋰電池產業鏈規模破2000億,其中電力儲能產業鏈規模從2021年的480億元,增至2022年的1600億元。根據目前儲能系統的市場價格約為1.5元/wh,華安證券測算,2023年儲能累計裝機量將達到32.6GW,儲能系統國內市場規模將達千億元。
目前,國內的儲能變流器市場已經呈現出明顯的頭部化趨勢,但未出現絕對龍頭。
市場中主要有三類企業提供儲能系統解決方案。第一類是依托儲能系統集成產品廠商,以儲能系統構成器件的研發作為企業核心驅動力。這類代表性企業有寧德時代、陽光電源等。
第二類是儲能數字化企業,他們往往專注于儲能系統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提供儲能系統軟件產品。這類典型的企業有美克生能源、樂駕智慧能源、昇科能源、輕舟能科等。
第三類是儲能系統安裝建設企業,各級承包商依托儲能系統安裝建設,包括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