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聯電子“打假門”持續發酵,股價大跳水不止,深交所還深夜問詢,投資者四處維權。
今日開盤,奧聯電子低開16%,“2023年的第一把大鐮刀”還沒有停手。
【資料圖】
而此前大力推薦奧聯電子的中信建投美女分析師呂娟,也被炸了出來。其研報內容不僅被打假,還曾有過脫離實際的預測,可以說是失去了靈魂。
來源:雪球
投資者欲哭無淚,組織維權
奧聯電子的主業本是汽車動力控制零部件,去年底子公司和自然人胥明軍共同出資5000萬元設立新公司,宣布進軍鈣鈦礦,蹭上這個熱門概念后股價一路暴漲,2個月內翻了3倍,成為“鈣鈦礦龍頭”。
一直到2月21日,“華能清能院”發布了一則澄清聲明,直指奧聯電子鈣鈦礦關鍵人物胥明軍的研發經歷造假。當天奧聯電子股價閃崩20%然后跌停。
當晚,深交所又追問奧聯電子,要求核實說明有爭議的內容。
投資者一臉錯愕,覺得自己被欺騙了,組建的維權群擠爆了人,他們聯合起來要舉報,要索賠,計劃一起找律師委托打官司,一起向證監會舉報。
在一則網傳視頻中,有投資者痛苦流涕地哭訴:“快開盤,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如果我跳樓了,奧聯電子就是兇手”。據說這位投資者上了5倍杠桿,結果爆倉了,血本無歸。
小編潛入的一個維權群中,有投資者已經迅速組織同花順的維權征集,有人開始申報索賠。
奧聯電子“打假門”事件始末
事情還要從月初說起。2月10日,奧聯電子因為股價漲得太猛,深交所發來關注函,要求奧聯電子說明跨界業務的詳細情況,以及合伙人履歷、既往工作研究成果等情況。
在奧聯電子回復后,華能清能立馬發了澄清聲明,直指胥明軍與華能清能相關的履歷是造假的。奧聯電子也被啪啪打臉。
其中指出,“胥明軍未曾受邀到訪華能清能院,也未曾參與華能清能院鈣鈦礦中試線的任何設備調試和工藝研究,本公司與其個人亦無任何業務往來。不存在‘指導華能清能院550×650mm鈣鈦礦電池組件中試線效率驗收達標,最高認證效率達到16.8%’等相關事實,且文中‘16.8%’的認證效率數據為杜撰數據,與本公司認證數據不符。”
奧聯電子回復函中,胥明軍在鈣鈦礦方面的成績
消息傳開后,胥明軍的簡歷被扒了出來,他也算半路出家,2020年才邁進新能源業務,沒有任何光輝的業績,如今卻當上了奧聯電子鈣鈦礦業務的核心人物。
除了華能清能,無錫眾能光儲科技、杭州眾能光電也接連發聲,稱胥明軍在簡歷中描述的成績有夸大或失實。
關于打假一事,奧聯電子今日回應媒體稱:公司及胥明軍都不存在造假行為,相關媒體報道并不屬實。
至此,奧聯電子“打假門”的真相,仍未浮出水面。業內人士對易簡財經表示,如果奧聯電子的信息被證實是有誤的,那么它就涉嫌信批違規,嚴重的話可能退市。
中信建投美女分析師被拖下水
奧聯電子被“打假”,把中信建投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呂娟,也給炸了出來。
其1月31日發布的關于奧聯電子的研報,提到胥明軍的履歷和貢獻,不少內容與奧聯電子口徑一致,也就是華能清能直指造假的部分。
呂娟團隊發布的研報內容
奧聯電子公告
在該研報發布當晚,呂娟還大力推薦過奧聯電子。她甚至在深夜召開電話會議,向投資者匯報鈣鈦礦的投資機會,將奧聯電子作為設備黑馬推薦。
其推薦邏輯是,奧聯電子挖了眾能的團隊,會有重磅院士加入其中,跟地方政府關系好,未來出售整線和鈣鈦礦組件,并且還預測了2023年的利潤。
這場會議十分火爆,300個觀眾席位占滿,呂娟在次日八點又開了一場內容相同的會議。有機構人士感慨,這也推得太勤了!
對比現在維權群的爆滿,投資者調侃“以前電話會議的時候擠都擠不進去,現在維權的時候擠都擠不進去”。
據wind,呂娟本科畢業于河海大學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碩士畢業于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國際貿易專業。
2007年,呂娟進入證券行業,曾在國泰君安任機械首席分析師近12年,在方正證券工作2年,任董事總經理、副所長、機械首席分析師。
2019年,呂娟任中信建投的董事總經理、高端制造組組長。曾有媒體報道,入職后,呂娟對研究所新同事所講的第一句話就是,接下來會全力以赴和大家一起奮斗,實現“三年內傭金做到全市場前5”目標。
呂娟可以說是一位“高產”型選手。Wind顯示,呂娟近一年發布的研報多達187篇,幾乎是2天一篇。業內人士對易簡財經表示,剔除節假日,就是“日更型”分析師了,以這個頻率,不要指望有什么深度調研。
要知道,像呂娟的職位,年薪就高達幾百萬。從業十幾年,做研究如果對參考資料未經規范信息源確認,關鍵數據沒有交叉驗證的話,呂娟的報告可以說是沒有靈魂的。
如果奧聯電子后續被證實信披違規,那么呂娟的研報同樣丟失了真實性。而做到信息真實這點,還是分析師的行為規范,也就是最基礎的要求。
這已經不是呂娟第一次“翻車”了。早在2021年8月,呂娟就因為其發布的一篇巨星科技2021半年報點評微信推文,遭到打臉。
呂娟關于業績預測顯得脫離實際,遭到了巨星科技董秘的吐槽:“業績預測太激進了,公司做不到啊”。隨后,呂娟刪除了推文。在呂娟吹完后,巨星科技的股價最嚴重時跌了6成。
結語
回到奧聯電子這次的“被打假”事件,沒有自己的核心團隊,挖了競爭對手的一個員工,在交易所問詢下“漏了餡”。這還不被競爭對手“揪著打”?全面注冊制落地后,炒概念,炒妖股,更容易被市場消滅。
至于券商分析師們,還是老老實實做好價值研究,尊重一下自己的研報成果,也尊重一下投資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