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周五(24日)在公布了不理想的業績報告后宣布,將削減2600個職位,約占其全球員工總數的2%,以節省運營成本。
該化工巨頭周五稱,將關閉多家工廠,包括兩家合成氨廠和相關的化肥設施。其在德國路德維希港的主要工廠將裁員700人。
(資料圖)
巴斯夫首席執行官Martin Brudermuell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歐洲的競爭力正日益受到監管過度、審批程序緩慢和官僚主義的影響,大多數生產投入的成本高昂,此外高企的能源價格正在給歐洲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帶來了額外的負擔。”
與2021年相比,巴斯夫去年的天然氣賬單飆升了22億歐元(合23億美元),而天然氣消費量卻下降了35%。
盡管天然氣價格已從高位回落,但仍高于俄烏沖突前水平。德國的能源密集型產業居多,其消耗量也高于美國和亞洲的制造業競爭對手。該公司此前表示,目標每年削減5億歐元的成本。
投資轉移
這種發展可能導致成千上萬的工作崗位和投資轉移到其他地方。
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1月底的一項調查顯示,由于能源成本的原因,近半數的化工企業計劃今年削減在德國的投資。
根據德國經濟部的數據,德國化工和制藥行業擁有約46.65萬名員工,年營業額超過2000億歐元。它是汽車和其他供應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周五,巴斯夫還發布了2023年的預測,預計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將降至48-54億歐元,較2022年的利潤69億歐元進一步下降。2022年巴斯夫的利潤已較2021年下降了12%。
由于全球經濟的惡化,巴斯夫也提前終止了股票回購計劃。
該公司預計,繼上半年疲軟之后,今年下半年市場狀況將有所改善,尤其是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