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一份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美聯儲可能需要將利率提高到6.5%才能控制住通脹,既要經濟軟著陸,又要將通脹恢復到目標水平,二者不可得兼。
當地時間周五,在紐約舉行的貨幣政策論壇上發表的研報中,華爾街五位經濟學家和學者認為,政策制定者對前景的看法仍然過于樂觀,在不對美國經濟活動造成重大打擊和失業率急劇上升的情況下,美聯儲很難降低通脹。前美聯儲理事米什金也是這項研究的作者之一。
他們寫道:“我們的分析對美聯儲是否有能力實現軟著陸表示懷疑,這里的軟著陸是指通脹率將在2025年底之前恢復到2%的目標,而不會出現溫和的衰退。”
美聯儲已經實施了幾十年來最快的緊縮措施,以抑制通脹水平。然而最近的一系列數據顯示,通脹韌性遠超預期。周五美聯儲最看重的通脹指標(PCE物價指數)不降反升,較去年12月的數據明顯反彈,這導致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預期升溫。
目前,通脹指標正朝著錯誤的方向發展,這加劇了投資者的擔憂,即需要花多長時間收緊政策才能遏制消費者價格上漲。
這份55頁的學術研究包括一系列模擬,以預測美聯儲基準政策利率的可能路徑。研究人員表示:“通過基線模型的模擬表明,美聯儲將需要進一步大幅收緊政策,才能在2025年底前實現其通脹目標。”
報告顯示,隨著今年政策利率達到5.6%左右的峰值,這已經明顯高于美聯儲官員在12月預測的5.1%,到2025年底,通脹率只會下降到3.7%。
他們研究了自1950年以來美國和其他幾個大型經濟體的16個不同時期的事件,當時央行激進地收緊政策以讓價格降溫,所有這些事件都與經濟衰退有關。
研究人員指出,只要政策制定者在2023年甚至更長時間內保持限制性立場,美聯儲似乎有望在合理范圍內接近2%的通脹目標。
當天,美聯儲理事杰斐遜對這份研報作出了回應,他指出,當前的形勢與過去的通脹斗爭不同,現在美聯儲的可信度比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更高,政策制定者必須通過對實時數據的仔細審查來補充經濟模型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