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財經要聞 >

          超過1000萬人參加的高考,十幾年后或降到600萬,上大學會更容易嗎? 環球熱推薦

          繼前不久多地小學發出“學位預警”后,近期部分幼兒園招生荒也登上微博熱搜。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近11年高考報名人數和同年出生人口發現:從2012年到2022年,每年報名高考的人數穩定在1000萬上下,不過出生人口在11年里下滑了1017萬。從2021年開始,同年出生人口和高考報名人數已形成“逆差”,到2022年,二者“逆差”翻了13.8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數據推算,按照當前普職率和大學本科招錄比,到2040年參加高考的人數或將降至不到600萬,其中本科生或僅200余萬。這一生源數量或將遠小于大學的招生需求。

          小學學位拉響預警

          “全面二孩”政策后,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口迎來了小高峰,這兩年新生兒數量都超過了1700萬人,尤其2016年新增人口更是達到了1883萬人。進入到2018年,“二孩政策”影響回落,當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其后出生人口數量走低。

          生育人口的變化,直接影響著基礎教育生源的走向。按照6歲的入學門檻,2016年、2017年出生的孩子眼下進入正是入讀小學的時段,集中出現的入學青少年,讓廣州、大連、長春等多個大中城市發出了2023年秋季義務教育入學的“學位預警”。

          在近期出現小學入學難的同時,一些幼兒園又出現“招生荒”。根據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發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為956萬,自1950年來首次低于1000萬。相比于2016年的新生兒“小高峰”,去年新生兒數量減少了927萬。

          記者梳理6年來的出生人口發現,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數為1523萬,到2019年回落至1465萬,此后3年分別又降至1200萬、1062萬和956萬。而這一批新出生人口,正是當下幼兒園招生的主力軍。

          近1年內,高考報名數與

          同年出生人數“逆差”翻13.8倍

          相比于已經表現出的基礎教育影響,人口變動對高等教育的輻射同樣讓人關注。

          眼下,我國已經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記者梳理近11年的高考報名人數發現,這11年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穩定在1000萬上下,與此同時出生人口在這11年里下滑了1017萬。自2021年開始,高考報名人數就開始低于同年出生人數。

          記者統計發現,從2012年到2022年,其中2012年高考人數和出生人數差最大,二者缺口達到1058萬(出生1973萬,高考報名915萬)。此后兩項數據的差距逐步變小,但多維持在800萬左右。

          圖據國家統計局

          自2018年開始,同年的高考報名數和出生人口數比例開始大幅縮小,彼時兩者差距縮至548萬(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高考報名數975萬);到2019年縮至434萬;2020年縮至129萬。

          2021年開始,出生人口數量開始低于同年高考報名人數,當年高考報名1078萬,出生人數1062萬,二者“逆差”達到16萬;到2022年,高考報名人數升至1193萬,出生人數卻降至956萬,逆差進一步提高到237萬。換言之,一年內高考報名人數和出生人口數的“逆差”,翻了13.8倍。

          制圖:楊雨奇

          一位人口專家表示,從人口發展的角度來說,人口無論是減少還是增加,最好是平穩進行、緩慢變化,這樣才能讓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平穩過度,對教育布局不產生太大沖擊。

          按當前招錄比或難覆蓋高校招生需求

          以2022年出生人口基數(956萬)計算,假設均完成了初中教育,按照當前初三畢業生參加中考升學的“普職比”(2022年普職比約為6:4)即其中60%參加高考,那么2022年的新生兒中,也將只有不到600萬左右的學生在2040年參加高考。

          按照教育部此前公布的2021年全國高考的本科錄取率41.63%的比例推算,到2040年參加高考的這600余萬名考生中,能考上本科的學生僅有約249萬余人。即便是按照去年甘肅省的最高錄取率60%計算,2022年出生的大學本科學子規模也僅365萬左右。

          圖據中國教育在線

          據教育部去年9月發布的《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共有高等學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學校1238所(含獨立學院164所),比上年減少11所。以365萬余名的生源規模,在當前的招錄比例之下,或將難以覆蓋高校的招生所需。

          “從當下的幼兒園,到未來的中小學,乃至高等學校,都將面臨生源短缺的問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指出,按照當前的人口數量發展趨勢,如果繼續執行當前的招錄政策,那么高校將面臨生源不足的情況。

          中國社會科學院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此前也撰文分析,從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到第八次全國人口普查之間的十年,將會經歷由于初中和高中教育階段學齡人口占比下降,導致初級中學和普通高級中學數量減少的過程。在青年人口轉型過程中,大學專科和大學本科的招生生源也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上述人口專家指出,985大學擴招是有限的,我們需要的是高質量的學校,“有一些院校在未來縮減甚至消失是正常的,最終大浪淘沙,高質量的留下,低質量的淘汰。”

          專家:低效能學府面臨關停壓力

          在儲朝暉看來,在“生源蛋糕”縮小的背景下,未來誰會面臨辦學阻力甚至“關門”,至今并不能簡單下定論。但從趨勢來說,其中不能滿足社會人才需求,效能低下,辦學質量較差的學校,更大概率會首先陷入“生源危機”。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也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指出,不同類型的高校受出生人口下滑的影響差異很大。好的大學招生沒問題,未來招生生源受影響較大的高校是高職院校、民辦高校。“即便未來參加高考的人數會較當下銳減,有部分學校面臨關停壓力,但也不會出現‘考大學無競爭,人人上大學’的局面。”儲朝暉同時分析指出,一方面并非每個人都有上大學的意愿:“有的人會主動選擇職校等或提前就業。”

          另一方面,儲朝暉表示,從國際上的情況來看,無論是何階段,優質教育資源依舊競爭激烈。“未來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會是必然趨勢,愿意上大學群體的機會會提高很多,但這并不意味著競爭的減弱,好的大學依舊會是白熱化競爭。”儲朝暉說。

          在國際上,低生育率下“高考難”的情況并不罕見。以韓國為例,根據韓國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韓國2022年出生人口比前一年減少4.4%,創韓國有相關紀錄以來新低。相較于中國,韓國更早進入低生育境遇,但韓國優質教育的考學競爭依舊白熱化。數據顯示,韓國本科錄取率約為50%,但其中僅2%的學生能進入韓國頂尖院校。而在儲朝暉看來,中國未來頂尖學府的競爭壓力也同樣不會消失。

          因此儲朝暉看來,無論任何階段,高校的辦學生命力與教育教學質量直接掛鉤。所以高校未來的辦學思想,不應該在增加重復科目、專業、學院等擴招方向上下功夫,應當極力減少求大求全的專業設定,而是錨定一個或多個辦學特色項目,做好分層教育、特色教育,提供社會需求的運用型教育。

          關鍵詞: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超過1000萬人參加的高考,十幾年后或降...
          又是建行!一行長主動投案,今年建行已...
          全球熱文:南鋼爭奪戰!復星160億賣股權...
          屠光紹: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需處理好五...
          微速訊:建行河北省分行原黨委書記、行...
          每日觀點:中國政法大學胡繼曄:建議直...
          主站蜘蛛池模板: 2345成人高清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老板在办公室里揉护士的胸视频|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天天综合色天天桴色|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草莓app在线观看| 天海翼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国产猛男猛女超爽免费视频| bbbbbbbbb欧美bbb| 新木乃伊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中字慕日产2020| 特黄特黄aaa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fc2成年免费共享视频网站|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 日本最新免费不卡二区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在线视| 韩国无码av片| 国产精品美女视视频专区| xxxxxx日本处大片免费看|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手机看片你懂的| 大bbwbbwbbwvideos|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 |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xvideos国产在线| 日本高清在线免费| 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猛男强攻变骚受|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电影| 91精品国产高清|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亚洲的天堂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