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樓市蠢蠢欲動,多個大城市二手房掛牌量持續增加。
記者從房產交易平臺看到,新年來上海、廣州、南京、杭州、西安等多個城市,二手房掛牌量正持續增加,比如廣州二手房掛牌量突破13萬套、南京二手房掛牌突破15萬套、西安二手住房掛牌超過11萬套、上海二手房掛牌套數超8萬套......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統計,2月份全國10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掛牌量為193.61萬套,環比上漲6.28%,同比上漲81.99%。其中,深圳掛牌量環比漲幅超過48%,同比來看,深圳、蘇州、廈門等城市同比均漲超100%,翻了一倍以上。
【資料圖】
業主將房產爭相擺上貨架,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便已出現。各地樓市限售政策放寬、住房消費支持政策發布,讓不少業主想趁機出貨變現、或賣舊換新。只不過,2023年以來,這股潮流在部分城市愈發明顯,一線城市也不例外。
“這種出貨心態,主要還是受政策松動影響,改善置換需求被激活釋放了出來。”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告訴第一財經,不過持續增加的二手房可能會對價格形成壓制,但核心區域的價格仍具有堅挺特性。
業主爭相“賣舊換新”
不同于北方低溫猶存,二月的廣州已是暖風和煦,當地樓市也在陣陣暖意下有所躁動。
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廣州二手房掛牌量增多的消息頻現,稱當地二手房掛牌量已創歷史新高,多個區域新增房源都明顯上漲,尤其是均價較低的花都、增城等區域。新上房源大多總價較低,或者是位于市中心的“老破小”,不少業主有意出手置換。
那么,實際情況到底如何?記者采訪當地多位房產中介得知,2月份以來廣州新上二手房源確實明顯增多,將時間軸拉長,當下二手市場存量已然達歷史高峰。
在房產交易平臺貝殼上,廣州目前共有130540套存量房源,其中僅7日新上的便達3411套。這其中,有位于天河區總價近三千萬的高端住宅,也有位于花都剛過百萬的剛需房。
回看廣州二手房源增加的過程,2021年8月出臺二手房參考價是一個分水嶺,此后廣州二手房源在售數量持續增加,并自2022年以來相繼破11萬套、12萬套、13萬套。
2021年的政策調控,曾讓當時的廣州樓市持續震蕩,二手房市場也自我修復,但恢復緩慢且缺乏持續動力,業主信心受到打擊,最終持續低位徘徊了一年多。但今年來,明顯增多的二手房源,很多是因業主的改善需求被激發、賣房積極性上升。
比如在天河區一均價三萬多的小區,有一套房源2022年2月便掛牌,但經歷數次調價后一直未成交。該房源業主在某社交平臺公開稱,自己和愛人因事業上升,想置換更好的房子,所以最近開始積極推售房源,掛牌價也比最初低了60萬。
不過從總體來看,隨著當下樓市預期逐漸企穩,業主的信心也在回升。貝殼研究院廣州分院表示,3月在信貸政策寬松、放款周期縮短之下,前一年被積壓的“賣一買一”人群加速賣房置換,業主對價格的預期開始企穩,降價房源占比開始逐漸減少。
在另一個一線城市上海,二手房在售數量也在持續增加。新年以來,上海二手房掛牌量明顯增加,其中包括大量總價較低的房源,剛需購房人群也在伺機出手。
據二手房交易平臺兔博士監測數據,1月上海二手房掛牌套數83343套;掛牌均價72675元/平方米,環比持平;成交均價5589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5%。
二手房市場比較熱的南京,業主掛牌積極性也非常高。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數據顯示,2月第四周南京二手房新增掛牌量3012套,環比再漲1.7%,突破3000套大關。最近四周,南京周新增掛牌都在2500套以上。在鏈家平臺上,南京在售二手房源已超15萬套。
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表示,因近期市場升溫、成交持續走高,業主掛牌積極性大幅提高,價格預期也有所扭轉,實際成交過程中出現了業主漲價的情況。2月第四周,南京新增掛牌房源均價34337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4%。
最近出現小區業主制定“漲價計劃”的西安,市場上在售二手房也在增多。自2021年發布二手房指導價新政后,西安二手房市場出現降溫,成交量持續下滑,但隨著2023年各類積極政策祭出,市場情緒再次被激活,目前鏈家網上西安在售二手房源超11萬套。
“2023年初,春節前出于資金周轉、急需回籠資金等原因,業主掛牌出售意愿增強,大量房源被掛出。進入2月份,在住房信貸環境較為寬松、加上多城放松限售等利好之下,很多有置換需求的業主加快將手頭房源掛出。”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表示。
多地二手房成交“飄紅”
一邊是業主爭相出貨,一邊是樓市回暖的聲音不斷,當下市場溫度到底幾何?
據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研報,2023年2月,重點10城成交環比“全線飄紅”。其中,杭州漲幅一馬當先,本月二手房成交6053套,環比上漲157.9%;青島二手房成交5055套,環比上漲86.19%;成都漲幅緊隨其后,本月成交18060套,環比上漲77.74%。
去年來多輪利好政策支持房地產,2023年伊始,多城繼續松綁調控,加上信貸環境寬松,購房客戶熱情增長,業主預期出現轉好。上述出現二手房掛牌增多的城市,也并非是業主拋售、無人接盤,實際上市場成交尤為活躍。
貝殼研究院廣州分院表示,2023年開始,購房者信心開始恢復,2月第3周全市二手房成交3000套左右,環比上升31%,同比上升112%,這是2021年4月之后首次重回3000套水平,2月前19天累計全市二手網簽預計6500套左右,相比上月同期預計上升51%。
上海鏈家研究院也表示,春節后二手房市場恢復良好,節后第一個周末鏈家成交量較此前增長50%-60%,帶看量增長30%-40%。房源成交周期和客源成交周期也都有縮短,房源成交周期降至67天,客源成交周期則由28天下降至15天。
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表示,2月第4周,南京全市二手房成交2258套,環比再漲15%,其中主城九區成交2139套。從成交走勢來看,節后成交量環比連漲4周,新增帶看量大幅上漲,市場需求增加的同時,購房者的積極性也明顯提升。
西安二手房的回暖趨勢則更為明顯。據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2023年1月全國70城房價數據,西安二手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為0.6%,同比漲幅-1.7%,漲幅僅次于北京。1月份,西安二手房網簽備案面積1.3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5.99%。
不過,持續增多的市場存量,還是會對價格形成一定壓制。據廣州中原發展研究部數據,2月13日~19日廣州業主報價指數為34.6%,環比上周凈減7.0%,年后業主上調報價試探市場,但客戶接受意愿度較低,促使近期報價合理回落。“業主漲價的有,但漲了未必有人接受,畢竟市場上房子太多了。”當地中介稱。
在關榮雪看來,目前在放松限售、推行二手房抵押過戶等政策支持下,業主的改善置換需求正釋放,當前房貸利率水平較低,部分置換客想趁此機會換成更優質房產。從買方角度看,當前市場已出現好轉現象,擔心再不入手房價會漲,也有部分買家認為當前市場拋售情緒較為旺盛,擔心急促接盤后再反悔。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當下市場回暖是比較明顯的,雖然有疫情后積壓需求釋放的因素,但學區房、婚房等購買需求仍在。房東出于改善型需求和套現目的去掛牌,站在買家角度,供應增多了可選房源就多,進而帶動成交量回升。從未來趨勢看,如果二手房成交能持續保持同比正增長,那便說明已經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