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斯臨
圖片來源:Pixabay
(相關資料圖)
發力教育的知乎,也開始盯上了公考市場。
一款名為“一起公考AI課”的App近日在蘋果商店上線。根據介紹,該App是知乎旗下的職業教育品牌,專注提供公務員考試課程內容,依托于AI教學技術逐節解鎖5大模塊,覆蓋192個知識點。
時代財經體驗發現,目前“一起公考AI課”App僅有公考課程“行測”的筆試內容,可通過水平測試自動匹配相應的AI題串練習。目前共有125節課程,前8節可免費體驗,但要想使用完整版需要付費198元。
事實上,這一產品早有雛形。2022年9月,知乎收購了北京掌上園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掌上園丁”),收購完成后,知乎持股比例51%,成為第一大股東。該公司旗下最重要的兩個產品“一起考教師”和“一起公考”就這樣落入知乎手中。
前者被認為是教師培訓領域的頭部在線機構,貢獻了絕大部分營收。而后者的市場影響力相對有限,長期在App Store教育應用排行榜的500名之外。時代財經發現,“一起公考AI課”原本是“一起公考”中提供的一項AI課程,最近一期顯示共有5人購買。
在已有其他入口的情況下,知乎卻選擇將這一AI課程單獨拎出來再做一個App,足以佐證知乎對公考市場的重視。
在此之前,知乎已經完成對考研、職業教育領域的布局,并由此推動自己教育業務的快速增長。知乎2022年三季報顯示,公司職業教育收入從2021年同期的1400萬元增長至7800萬元,漲幅達457%,在總收入中的占比為8.6%。與第二季度的4620萬元相比,報告期內,職業教育收入環比增長68.8%。
而現在它想要殺入公考領域,與中公教育、華圖教育、粉筆科技這樣的巨頭廝殺,在這個數百億元規模的市場分得一杯羹。
做完考研、職業教育,知乎盯上公考市場
在多鯨資本創始合伙人姚玉飛看來,知乎發力公考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對時代財經指出,對于知乎來說,其面對的主要客群都是大學生和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人,這也成為早期知乎涉足職業教育領域的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知乎涉足職業教育領域始于2019年,這一年知乎成立了職業教育業務團隊,但彼時尚未將此當作重點業務去做系統性的發展規劃。直到2021年,在“雙減”政策落地前后,知乎才開始加快對職業教育行業的布局。
當年3月,知乎推出了“產品練習生”App,定位為互聯網職業教育平臺;8月,投資了財經會計在線培訓公司“上海品職教育”,成為后者的最大股東;10月,又以大股東的身份入股在線留學考試培訓機構“趴趴教育”。
與此同時,知乎開始嘗試覆蓋考研市場。據多知網報道,2021年4月開始,知乎開始在多個平臺投放了名為“22考研小白偷跑計劃”的0元考研課廣告。并上線了一系列關乎擇校、擇專業、政治、英語、數學復習規劃的自研課程,單價2299元,強調“10年教輔經驗名師”與“一對一名師輔導”。
就在3天前,知乎還發布了一份 2023 站內考研數據報告,強調知乎已成為內容覆蓋面最廣的備考社區。在2023年考研出分季時期,知乎考研話題搜索量達227萬,瀏覽量達6922萬。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與2022年相比,知乎考研業務學員數增長達到507%。
這兩個方向也成為了知乎涉足教育業務最主要的嘗試。如今打開知乎教育官網,最主要的兩個板塊分別就是考研和職場教育。
在此基礎之上,姚玉飛向時代財經表示,現在大學生考公率和考編率其實跟考研率相差不大,很多學生都會做兩手的準備?!盎谟脩羧巳旱母叨认嗨?,知乎在做考研、職業教育的同時,涉足公考業務實際上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p>
對于推出“一起公考AI課”背后的考量,知乎方面回應時代財經表示,知乎完成對掌上園丁的收購后,期望把一起考在教學教研上的經驗和知乎的互聯網技術相融合,而“一起公考AI課”APP就是一款這樣的產品,由知乎和子公司共同開發和運營。
“‘一起公考AI課’是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AI技術在知乎教育落地的先鋒陣地。當前產品還在測試階段,待更新迭代后會正式投入市場?!?/p>
巨頭受困,知乎或有機會虎口奪食
長期以來,公考培訓市場相對集中。中公教育、華圖教育、粉筆科技三家處在領先地位,前兩者成立超過20年,主要面向線下招生,粉筆科技乘互聯網東風而起,主攻線上。公開報道顯示,上述三家企業占公考培訓市場份額一度高達61%。
不過,2022年這幾家巨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1月30日,中公教育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全年將虧損9億元到12億元。在這背后,中公教育仍未走出“協議班”退費風波?!皡f議班”即機構和考生簽訂協議,如果考生公務員考試最終未被錄取,機構則會退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課程費用。這一模式曾被多數公考培訓機構采用。
據財經十一人報道,中公教育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協議班—高現金儲備—投資地產”的商業模式,利用協議班大量預收款進行投資套利。然而,到了2021年,此前一直飛奔的中公教育遭遇挫折,其退費率陡然升高20%以上至68.46%,再加上地產投資項目的停滯,中公教育商業模式出現裂縫,現金流吃緊。
在2021年底,中公教育曾宣布全面下架“不過包退”的公考“協議班”產品,但其影響中公教育至今未能完全消化。2022年全年,中公教育拖欠學員退款的消息不絕于耳,“中公教育拖欠學費3個月不退”相關詞條還曾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第二。據央廣網報道,退費難的情況如今仍在海南、甘肅、吉林、遼寧等全國多地繼續發生。
而另一巨頭華圖教育,曾在2020年時試圖借殼上市公司山鼎設計登陸A股,然而兩年過去仍未有進一步的消息。上市不順的華圖教育,在2022年內多次被曝通過各種方式變相降薪、裁員,聲量逐漸減小。
同樣主打在線教育,并于今年1月9日成功登陸港交所的粉筆科技或將成為知乎最大的競爭對手。不過與中公教育類似,粉筆科技背后同樣有著“協議班”退款率高居不下的問題。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1年,粉筆科技“協議班”退款率分別為33.7%、50%、73.3%,直到2022年上半年這一數字有所回落,約為63.9%。
不過,在幾家巨頭受困之時,國內公考市場仍在不斷擴大。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2023年度國考總報名人數已突破250萬,報名人數再次刷新了紀錄,達近十年之最。而截至2月25日,各地參加省考的考生總數更是超過500萬,最大競爭比達60:1,平均競爭比超30:1。
在此情景之下,知乎手握問答社區平臺的流量入口,或有望從幾大公考巨頭之中奪得自己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