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在由亞布力論壇承辦的“德勝門大講堂”發表演講,提到自己對未來從未失去過信心,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尋找轉機。“新東方去年做出了東方甄選,抓住從教育走向另一個領域的重大轉機。未來還會抓第二、三個機會。”
演講中,俞敏洪提到兩個關鍵詞——“信心”和“轉機”。2022年,新東方做出了“東方甄選”,抓住從教育領域走向另一個領域的重大轉機。外界不少聲音認為,這一轉機給了中國很多創業者或是企業界很大的信心。但俞敏洪稱,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自己從未對未來失去過信心。
他指出,今天中國面臨很多挑戰,三年疫情、中美關系、俄烏關系……變化讓企業遭遇了多方面的挑戰和困難。對此,俞敏洪建議,一要面向未來,做與祖國發展同步的事情;二要做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益的事情;三要做內心從價值觀到底線上過得去的事情;四要盡可能利用各領域的新技術,用實際行動促進企業發展。
“我認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同步發展、‘兩個毫不動搖’的主題不會變。有了這個底線,企業發展就有了最重要的保障。無論中美關系走向如何,全世界合作共同發展的大趨勢不會變。同理,企業家之間的橫向合作也非常明顯。這就是機會。”
同時,俞敏洪提到,機會一直在,要有足夠的耐心討論轉機在哪里。不要以為企業現在的困難是宏觀經濟不景氣或三年疫情造成的,有些困難即便在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也無處不在。所謂“轉機”,不是等困難了再去尋找,任何時候都要積極尋求轉機。
2020年,俞敏洪在甘肅武威第一次直播帶貨,一個小時賣出八千箱瓜,“賣完瓜以后,我發現這是一種新的銷售模式,當時就把它種在了心里。”他提到,“雙減”政策落地后,新東方第一個表態堅決不做K12,二十五萬套桌椅全部捐獻給農村地區和山區,光運費就花了幾千萬元。
之后,對于新東方未來發展方向,內部討論了近五個月。在其他人都不贊同的情況下,俞敏洪堅持直播賣貨。“原因很簡單,在售賣貨品、介紹產品時,能說會道利于銷售,而新東方員工都是知識分子、老師,有能說會道的天然優勢。堅持新東方的核心競爭力很重要,看起來我們是賣東西,其實是在賣背后的文化。在我們的堅持下,終于引爆了東方甄選。”
而且,俞敏洪指出,企業要思考發展的第一曲線、第二曲線、第三曲線。“即使沒有東方甄選,新東方現在依然很好,我們在教育領域中,依然有七八個領域在蓬勃發展,而有些只做中小學的教育公司就沒了。”
他認為,做企業要學會專注在對的事情上。作為企業帶頭人,任何事都必須以身作則,否則沒有出路。“新東方成立時的第一堂課是我上的,東方甄選第一批貨是我賣的。帶頭人必須先往火坑里跳,先承擔責任,事情如果沒做好就是你的責任,你要先將它承擔下來。如果企業領導人不想變革,那底下的人又怎么會變革?”
此外,俞敏洪強調,“轉機”必須朝著和祖國共同繁榮、人民共同發展的方向去做,這是每一位企業家的責任。“如果這點做不到,只想賺錢或是投機倒把,最后就會跟電視劇《狂飆》里的高啟強一樣,一定會出現無窮無盡的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