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三,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由于阿根廷遭受旱情打擊,當地的玉米和大豆作物的狀況比此前想象的還要糟糕。
阿根廷是全球第三大大豆生產國,同時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作為全球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該國產出的農作物是世界飼料儲備的關鍵。如果阿根廷的大豆和玉米作物收成如美國所預估的那樣大幅下滑,全球食品通脹預計將繼續肆虐。
美國大幅下調阿根廷作物預期
(資料圖)
美國農業部在其最新月度供需報告中稱,阿根廷今年大豆產量預計為3300萬噸,這比2月份的預估大幅下調了20%,預計將創下2009年以來最低的產量紀錄。
美國農業部還估計,阿根廷的玉米產量為4000萬噸,較一個月前的4700萬噸大幅下調,同時這一預期也低于分析師平均預期的4350萬噸。
數據來源:美國農業局
美國農業部在報告中說,在阿根廷的 Sante Fe和Santiago del Estero地區,“作物狀況是過去20年數據中最低的。”
報告發布后,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和大豆油期貨應聲上漲,而玉米價格出現下跌。
多數分析師跌破眼鏡
美國農業部目前對于阿根廷的作物產量的最新預期數據不僅比阿根廷官方的預期數據更低,而且本次預期的下調幅度已超出了多數分析師的預期。
"美國農業部通常不會做出重大調整," Total Farm Marketing高級市場顧問Naomi Blohm稱,他們對于阿根廷的這次預估修正幅度足以稱得上"激進"。
丹尼爾斯貿易公司(Daniels Trading)的克雷格?特納(Craig Turner)也表示:“如果我們中的一些人認為美國農業部可能不會那么激進……不,他們比我們一些人想象的要激進得多。”
美國農業部還下調了對阿根廷和美國的玉米出口量的預期,同時上調了對烏克蘭玉米出口的預期。